-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 上节课回顾
    - 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论
    - 保护对象为幼稚工业
    - 保护手段以关税为主
    - 保护期限最长30年
    - 不同产业实行不同保护标准
    - 成功案例:中国船舶制造业
    - 失败案例:美国铁器制造业
  - 本节课主要内容
    - 幼稚产业的判定标准
      - 什么是幼稚产业
        - 发展初期基础薄弱
        - 经适度保护可具备潜在比较优势
        - 核心定义要点
          - 新兴工业,农业不算
          - 刚刚建立,处于发展初期
          - 竞争力相对薄弱,本国对比外国
          - 具有发展潜力,能形成比较优势
      - 如何判定幼稚产业
        - 四个主要标准
          - 穆勒标准(成本差异标准)
            - 被保护产业成本变化趋势优于国际水平
            - 成本线更陡峭表明潜在优势
          - 巴斯泰博尔标准
            - 保护需考虑利益补偿
            - T1点后收益大于T1点前成本
            - 收益需折现计算
          - 凯普标准
            - 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效应区分
            - 存在外部经济效应的行业才需保护
          - 小岛清标准
            - 考虑国家宏观利益
            - 符合“三个有利于”原则
              - 潜在资源利用
              - 国民经济结构优化
              - 要素利用率提高
    - 幼稚产业的选择
      - 动态性分析
        - 保护对象为新兴产业
        - 保护期限最长30年
        - 成本线和未来收益动态变化
      - 定量分析方法
        - 康征魁研究结论
          - 五大类指标
            - 外部经济效应
            - 潜在比较优势
            - 科技进步
            - 潜在市场需求
            - 产业国际竞争力
          - 数据量化方法
            - 各指标细化为可量化数据
            - 综合指标选择优质产业
      - 当前我国优质产业领域
        - 信息技术、电信服务
        - 金融保险、汽车制造
        - 关系经济安全的领域
  - 案例分析
    - 巴西电脑业保护失败
      - 高关税导致技术停滞
      - 取消保护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 日本优质产业保护成功
      - 从黑白电视到生物工程、环保工业
      - 动态调整符合判定标准
  - 课后思考题
    - 中国汽车工业保护效果不佳原因分析
    - 运用幼稚产业保护理论解释

版权所有: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畅想数字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院A座2层

咨询电话:400-6699-800

京ICP备080080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