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拱桥的发展与技术进步 - 拱桥的历史与特点 - 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 古代拱桥厚重,现代拱桥轻盈 - 造型优美,曲线圆润,横跨水面 - 结构柔韧且刚强,与中国民族性格吻合 - 赵州桥代表古代拱桥技术领先世界 - 拱桥的基本特性 - 水平推力的存在 - 减小跨中弯矩,提高跨越能力 - 产生以受压为主的轴向力 - 使用抗压强度大的圬工材料(砖、石块、混凝土) - 材料随处可取,造价低 - 缺点 - 对地基承载能力要求高 - 连拱结构需强大墩台支撑 - 建筑高度较高,施工复杂 - 拱桥的技术发展 - 石工拱桥 - 赵州桥的特点 - 始建于公元605年,跨径37.02米 - 首次采用空腹式结构 - 拱圈分条分批合拢工艺 - 造型美观,雕刻精致 - 传统施工方法 - 满堂支架与撑架施工 - 丹河大桥为最大跨境圬工拱桥 - 钢筋混凝土拱桥 - 自重减轻,采用无支架施工 - 缆索吊装法 - 主拱圈分阶段预制与拼接 - 宜宾马鸣溪金沙江大桥为例 - 转体施工法 - 半拱预制后转体合拢 - 重庆涪陵长江大桥为例 - 劲性骨架施工法 - 加入钢管或钢材承担重量 - 万县长江大桥为例,主跨420米 - 钢管混凝土拱桥 - 钢与混凝土联合受力 - 提高承载能力,减少钢材使用 - 存在问题:钢管锈蚀、混凝土填充脱空 - 重庆乌山传承大桥为例,跨境492米 - 钢拱桥 - 开启大跨径拱桥新时代 - 上海卢浦大桥:钢箱梁拱桥,主跨551米 - 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钢桁架拱桥,主跨552米 - 抗压稳定性问题制约进一步发展 - 总结与展望 - 拱桥从古至今凝聚造桥人心血 - 预祝中国拱桥事业继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