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影机调度与空间构建
  - 虚拟空间的虚构性
    - 观众感知真实感的方法
    - 摄影机处理的重要性
  - 对话场景的空间设计
    - 确立人物关系
      - 主体进入环境
      - 构建交流关系
    - 环境特点分析
      - 背景较暗
      - 颜色较暗
      - 室内线条分割空间
        - 沙发、墙面、窗户、书架
    - 站位与构图
      - 避免线条分割身体
      - 利用透视感优化画面
      - 窗户的框架式构图
  - 轴线与空间统一
    - 轴线的作用
      - 保持空间统一
      - 同一对象在同一空间中
    - 180度法则
      - 机位设计避免混淆对话者位置
    - 反打机位的应用
      - 正反打机位布置
      - 外反拍与内反拍
        - 外反拍的特点
          - 相对位置拍摄
          - 前景元素增强透视感
        - 内反拍的特点
          - 主观视角表现情感
          - 公共空间的保留
  - 平行机位与总角度
    - 平行机位的效果
      - 侧面拍摄
      - 人物关系表达
    - 总角度的作用
      - 场面调度中的全景交代
      - 连贯性保证
  - 中心点的设计
    - 特写镜头中的连接物
      - 茶几、靠垫作为中心伺服
    - 多人对话的轴线处理
      - 多轴线的交点定位
      - 中心点的人物设计
  - 分组方法的优势
    - 节约镜头
      - A组与B组的分组方式
- 对话关系的交流走线
  - 两人对话的设计
    - 设计三个机会即可
    - 相对简单
  - 类反派角度的应用
    - 同学设计多采用类反派角度
    - 建议丰富画面形式
      - 一台机位设计为类反派
      - 另一台机位设计为外反派
    - 避免审美疲劳
- 总角度的使用
  - 不重要场景下适用
  - 减少演员多次表演的疲劳感
  - 提升表演效果
- 空间构建的重要性
  - 课程核心内容
- 实验与点评
  - 分小组实验
  - 拍摄结果点评

版权所有: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畅想数字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院A座2层

咨询电话:400-6699-800

京ICP备080080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