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凝土保护层概念
  - 定义
    - 钢筋外表面到构件外表皮的距离
    - 功能是保护钢筋
  - 保护对象
    - 纵向受力钢筋
    - 孤筋
    - 主筋保护层更厚
- 保护层的作用
  - 保证钢筋与混凝土的连接力
    - 保护层越厚,连接作用越强(在一定范围内)
    - 厚度超过钢筋直径4-5倍后影响减弱
  - 防止钢筋锈蚀
    - 阻断外界水汽进入
    - 混凝土高碱性形成钝化膜抑制锈蚀
  - 抵御温度变化影响
    - 延缓火灾下钢筋软化
    - 减少低温下钢筋脆断
- 保护层厚度的确定
  - 抗力性能角度
    - 存在力极限状态
      - 保护层越厚,构件抗弯能力越低
    -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 保护层越厚,裂缝宽度越大
      - 控制裂缝需保护层较薄
  - 耐久性角度
    - 碳化影响
      - 保护层越厚,碳化时间越长
    - 氯离子侵蚀
      - 保护层越厚,氯离子到达钢筋时间越长
    - 锈蚀产物膨胀导致混凝土开裂
      - 保护层越厚,约束作用越强
  - 综合考虑
    - 过厚问题
      - 温度或收缩裂缝变宽
      - 外力作用下易剥落或爆裂
    - 规范要求
      - 与环境条件挂钩
      - 构件类型和重要性不同
      - 混凝土质量影响厚度选择
      - 设计寿命延长需增加厚度
- 施工中的维护措施
  - 严格控制保护层厚度
- 检测保护层是否到位
  - 采用无损检测方法
- 课程结束提问
  - 关于结构性能的问题
  - 梁或柱的受拉侧与受压侧
    - 受压侧保护层损伤
    - 受拉侧保护层损伤
    - 损伤程度相同时的影响
      - 对结构性能的影响是否相同
      - 性能差异分析
        - 安全性
        - 适用性
        - 耐久性

版权所有: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畅想数字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院A座2层

咨询电话:400-6699-800

京ICP备080080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