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的重要性
  - 健康是所有事物的基础
  - 失去健康将失去一切
- 健康的定义
  - 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
  - 不仅仅是无疾病或虚弱
- 健康观的演变
  - 传统健康观:关注身体健康
    - 无病、无伤、无残
  - 现代健康观:从一维到四维
    - 生理健康
    - 心理健康
    - 道德健康
    - 社会适应良好
- 身心健康的八大标准
  - 生理健康的五块
    - 消化功能好
    - 吸收功能好
    - 运动与神经功能协调
    - 思维敏捷,表达清楚
    - 入睡快,睡眠质量高
  - 心理健康的三良好
    - 良好的个性人格
    - 良好的处事能力
    - 良好的人际关系
- 道德健康的标准
  - 按社会道德规范约束自己
  - 辨别真伪善恶美丑的能力
  - 利他行为的重要性
    - 无私利他
    - 为己利他
    - 单纯利己(无害)
- 社会健康的标准
  - 和谐的家庭关系
  - 工作与学习能力
  - 社会互动与支持
- 四个维度的关系
  - 生理健康是基础
  - 心理健康对生理健康有重要影响
  - 道德健康是生理与心理健康的结合
  - 社会健康基于前三者之上
- 健康的整体性
  - 四个维度需平衡发展
  - 类似木桶原理,短板决定整体水平
- 启示
  - 全面健康观强调综合平衡

版权所有: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畅想数字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院A座2层

咨询电话:400-6699-800

京ICP备080080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