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体的睡眠机制
  - 睡眠的重要性
    - 人生三分之一时间在睡眠中度过
    - 四分之一睡眠时间用于梦境
  - 脑电波技术与睡眠研究
    - 脑电波(EEG)定义
      - 记录大脑不同状态下的放电情况
    - 主要脑电波类型
      - Delta波
        - 慢波,入睡时出现
      - Theta波
        - 较快波,半睡半醒时出现
      - R2波
        - 清醒状态下的脑电波
      - Data波
        - 快波,兴奋或紧张时出现
        - 入睡后也会出现
  - 睡眠的两种类型
    - 慢波睡眠
      - 特点
        - 肌肉张力下降,运动减少
        - 体温、心率、呼吸减缓
        - 消化系统活跃
      - 生理现象
        - 不易做梦
        - 生长激素分泌旺盛
        - 分为四期
          - 第一期:浅睡,易被唤醒
          - 第二期:较深睡眠,可能出现说梦话
          - 第三、四期:深度睡眠,可能出现梦游
    - 快波睡眠
      - 特点
        - 脑电波节律加快,耗氧量增加
        - 伴随梦境产生
        - 眼球快速转动(快速动眼睡眠)
        - 呼吸和心理活动加速,体温下降
  - 睡眠周期规律
    - 慢波与快波交替进行
      - 一晚交替4到6次
      - 初期慢波时间较长,快波时间较短
      - 清晨慢波时间缩短,快波时间延长
    - 梦境记忆特点
      - 仅记住清晨快波睡眠阶段的梦境
      - 其他阶段梦境会被抹除
  - 健康睡眠建议
    - 最佳睡眠时长
      - 7到8小时为宜
      - 过多睡眠可能导致疾病
    - 改善睡眠的食物
      - 香蕉:含五羟色胺,促进愉悦感
      - 热牛奶:含天然催眠物质
      - 蜂蜜水:滋养松果体,促进褪黑素分泌
      - 豆类:碱性食物,综合胃酸
    - 不利于睡眠的食物
      - 咖啡、浓茶、可乐:提高神经兴奋性
      - 大蒜、洋葱、辛辣食品:增加消化负担
  - 世界睡眠日
    - 每年3月21日
    - 提倡关注睡眠健康

版权所有: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畅想数字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院A座2层

咨询电话:400-6699-800

京ICP备080080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