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肾小球滤过的结构基础
  - 肾脏功能概述
    - 重要排泄器官
    - 生成尿液排出代谢产物
    - 病理情况下的尿量和成分改变
  - 肾单位的组成
    - 肾小体
      - 肾小球:动脉毛细血管网
      - 肾小囊:包绕肾小球,连接肾小管
    - 肾小管与集合管
      - 尿液生成过程
        - 滤过:血浆中小分子物质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
        - 重吸收:水分和有用物质被重新吸收回血液
        - 分泌:上皮细胞分泌物质进入小管液
  - 肾小球滤过膜的结构
    - 内皮细胞层
      - 含窗孔,直径70-90纳米
      - 带负电荷的蛋白质
    - 基膜层
      - 非细胞成分,含负电荷蛋白质
      - 孔径2-8纳米,主要屏障
    - 上皮细胞层
      - 多凸状足突,裂隙膜覆盖
      - 裂隙膜孔径4-11纳米
    - 滤过能力差异
      - 小通大阻:分子半径决定通过性
      - 正通负阻:电荷影响通透性
  - 滤过膜的功能特性
    - 机械屏障
      - 分子大小选择性
    - 电核屏障
      - 电荷性质选择性
      - 流动电位补充理论
  - 病理机制
    - 急性肾小球肾炎
      - 滤过面积减少导致尿量降低
      - 滤过膜孔裂变大引发血尿
      - 负电荷减少导致蛋白尿
  - 后续研究方向
    - 滤过动力及有效滤过压
    - 重吸收和分泌对尿液调控的作用

版权所有: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畅想数字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院A座2层

咨询电话:400-6699-800

京ICP备080080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