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定来料检验抽样方案
  - 学习目标
    - 掌握基于国标GBT 2828.1的抽样方案制定方法
  - 抽样方案基础
    - 抽样方案定义
      - 样本量N、接收数AC、拒收数R1的组合
    - 国标GBT 2828.1
      - 技术抽样的国家标准
      - 规定了质量检验合格判定的接收标准
  - 确定样本量N
    - 样本量字码表
      - 根据物料总量P和检验水平确定样本量字码
      - 检验水平分类
        - 一般检验水平:1、2、3
        - 特殊检验水平:S1、S2、S3、S4
      - 检验水平与判断能力关系
        - 等级越高,判断能力越强
        - 检验费用随样本量增加而提高
      - 默认采用一般检验水平2
    - 示例计算
      - P量为1000,检验水平为2,查得样本量字码J
      - 字码J对应样本量为80
  - 抽样严格度与次数
    - 三种严格度
      - 正常检验
      - 加严检验
      - 放宽检验
    - 转移规则
      - 正常转加严:连续5批中2批不合格
      - 加严转正常:连续5批均被接收
      - 正常转放宽:需满足特定条件
      - 加严累计5批不合格暂停检验
    - 抽样次数类型
      - 一次抽样
      - 二次抽样
      - 多次抽样
    - 主表选择
      - 根据严格度和抽样次数检索主表
  - 确定接收数AC和拒收数R1
    - AQL值的作用
      - 可接收质量线(合格质量水平)
      - 决定抽样方案的严格程度
    - AQL值的选择原则
      - 质量要求高的产品AQL值小
      - 不同领域AQL值差异
        - 航天 < 军用 < 工业 < 民用
      - 缺陷分类影响AQL值
        - A类 < B类 < C类
      - 检验项目越多,AQL值越大
      - 性能检验优先级
        - 电器性能 < 机械性能 < 外观性能
      - 原材料与零部件 < 成品
    - 示例计算
      - AQL=0.65,AC=1,R1=2
      - 抽样方案为80, 1, 2
  - 实际抽样方法
    - 随机抽样原则
      - 分层抽样示例
        - 每盒抽取8个,共80个样本
  - 最终抽样方案调整
    - 不同缺陷分类的抽样方案
      - A类不合格品:80-0-1
      - B类不合格品:50-0-1(调整为80-0-1)
      - C类不合格品:80-2-3
    - 按最大样本量调整
      - 最终统一为80件
  - 制定步骤总结
    - 明确来料检验规范
    - 查找样本量字码
    - 确定样本量N
    - 根据AQL值确定AC和R1
    - 调整为最大样本量

版权所有: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畅想数字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院A座2层

咨询电话:400-6699-800

京ICP备080080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