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物中重金属的检查方法
  - 重金属的来源
    - 原料
    - 合成工艺中的催化剂
    - 置计工艺中的辅料
  - 重金属的定义与危害
    - 定义: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
    - 危害:影响药物稳定性,与人体蛋白质和酶作用导致中毒
  - 中国药典收录的三种重金属检查法
    - 第一法:硫代乙酰胺法
      - 适用范围:溶于水、稀酸或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且不含强配位基团的药物
      - 原理:弱酸性条件下生成硫化物混悬液,通过颜色比较判定限量
      - 注意事项
        - 溶液pH值控制在3.0-3.5
        - 供试品溶液显色前应无色
        - 丙管显色不得浅于甲管
    - 第二法:炽灼后的硫代乙酰胺法
      - 适用范围:难溶于水、易溶于酸或含强配位基团的有机药物
      - 特点:增加炽灼步骤分解有机结构
      - 注意事项
        - 炽灼温度设定为500-600摄氏度
        - 残渣加硝酸处理后需蒸干除尽氧化氮
        - 含钠盐或氟的药物需用铂坩埚代替瓷坩埚
    - 第三法:硫化钠法
      - 适用范围:溶于碱性水溶液且难溶于酸或在酸中生成沉淀的药物
      - 特点:碱性介质中使用硫化钠为显色剂
      - 注意事项:硫化钠溶液需现用现配以避免腐蚀玻璃和产生絮状物
  - 实例应用
    - 第一法:阿司匹林原料药的重金属检查
    - 第二法:乳酸钠溶液的重金属检查
    - 第三法:黄连素原料药的重金属检查
  - 学习效果测试
    - 诺氟沙星重金属检查流程问题
      - 炽灼温度过高(700摄氏度应改为500-600摄氏度)
      - 含氟药物不应使用瓷坩埚而应使用铂坩埚
      - 流程中误用第三法试剂,应改为第一法相关试剂

版权所有: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畅想数字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院A座2层

咨询电话:400-6699-800

京ICP备080080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