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雾霾与PM2.5的关系
  - 雾霾是能见度低的天气现象
    - 雾由水滴或冰晶组成,对健康影响小
    - 霾由固体颗粒物导致,对人体健康有害
  - PM2.5促进雾霾形成,雾霾也会导致PM2.5积聚
- PM2.5的定义及其主要来源
  - PM2.5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
    - 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的概念解释
  - 来源分类
    - 自然源:火山喷发、沙尘暴、生物质燃烧等
    - 人为源:化石燃料燃烧、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等
- PM2.5的形成方式
  - 一次组分:直接排出或凝结成颗粒态的物质
  - 二次组分:气态污染物通过化学反应生成
    - 主要前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氨气、有机气体
    - 二次组分占比约40%
- PM2.5浓度的季节变化特征
  - 北方冬季浓度最高
    - 原因:本地污染物排放增加、气象条件不利
  - 夏季浓度最低
    - 原因:降雨清除作用显著
- 国家针对雾霾防治的标准和行动计划
  - 新标准新增PM2.5指标并明确限值
  -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 提出十条具体措施
      - 综合治理、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等
    - 实施效果评估
      - PM2.5年均浓度下降23.6%
      - 超标天数比例显著减少
      - 主要贡献措施:提标改造、产业结构调整等
- 总结与思考
  - 学习内容回顾
  - 结合技术知识思考PM2.5控制方法

版权所有: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畅想数字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院A座2层

咨询电话:400-6699-800

京ICP备080080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