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化的历史背景
  - 16世纪开始的全球贸易
    - 欧洲工业革命导致对美洲农产品的需求
    - 美洲农产品如玉米、棉花、可可、烟草被贩卖到欧洲
  - 全球化的早期形式
    - 欧洲人通过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到达中国
    - 从中国获取第一桶金后进行非洲和美洲的贸易
- 中国在全球化初期的地位
  - 全球贸易的重要环节
    - 欧洲国家富强后纷纷到中国贸易
    - 中国是全球贸易循环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 全球贸易中的有利地位
    - 丝绸、瓷器、茶叶、布匹受欧洲欢迎
    - 技术与人力资源的优势
    - 白银资本流入中国的证据
      - 弗兰克的研究表明三分之一的全球白银流向中国
      - 明朝时期中国拥有约3亿两白银储备
- 中国未能把握全球化机遇
  - 对新时代缺乏意识
    - 明清时期的中国认为自身不需要外国商品
    - 长期处于出钞地位,经济文化优越感强烈
  - 最早与中国接触的欧洲人
    - 冒险精神的商人
    - 后续到来的传教士推动文化交流
      - 传教士记录并出版关于中国的书籍
      - 插图向欧洲介绍中国特色事物
- 中欧文明交往的特点
  - 文明之间的误解与逐步了解
    - 欧洲人对中国形象的想象与纠正
    - 早期世界地图中中国的描绘
- 鸦片战争前的中欧关系
  - 贸易与文化交流为主
    - 清朝闭关政策下的广州通商口岸
    - 外国人需遵守的清朝规章制度
- 思考问题
  -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 贸易冲突、文化冲突还是制度冲突
  - 鸦片战争是否可以避免
  - 清朝时期中国人对欧洲的态度

版权所有: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畅想数字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院A座2层

咨询电话:400-6699-800

京ICP备080080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