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 定义作用及特点 - 以电力为动力,轮轨运行方式为特征 - 运能高、速度快、安全准时、成本低 - 节约能源,缓解交通拥堵,环保 - 六大优势 - 列车编组化运行,单向运量可达3万人/小时 - 独立运行系统,旅行速度≥35公里/小时 - 地下和高架敷设,占用地面空间小 - 使用电能,清洁环保 - 线路固定,易形成出行习惯 - 技术水平高,发展历史悠久 - 种类 - 地铁 - 全封闭地下隧道或地面高架线路 - 快捷、舒适、安全、正点 - 平均速度30-60公里/小时,单向运量3-6万人次/小时 - 市郊铁路 - 连接市区与郊区或卫星城 - 服务上下班乘客,疏散人口 - 速度100-120公里/小时,单向运量6-8万人/小时 - 轻轨 - 中运量,基于有轨电车发展 - 高技术标准接近地铁,低技术标准改建自旧式有轨电车 - 独轨交通 - 单一轨道运行,分为跨骑式和悬挂式 - 自动导向系统 - 非驱动专用轨道引导,速度50-63公里/小时 - 有轨电车 - 地面交通路线为主,现代性能接近轻轨 - 池旋幅列车 - 无机械接触运行,技术分为常导型和超导型 - 轨道交通线网形态 - 影响因素 - 城市地理形态、用地布局规划、人口分布 - 基本结构单元 - 放射单元、网格单元、环线单元 - 常见形态 - 无环放射结构 - 直接换乘便捷,市中心与市郊联系方便 - 典型城市:台北、纽约 - 有环放射结构 - 减少换乘次数,疏散中心区客流 - 典型城市:东京 - 网格结构 - 线路分布均匀,换乘方便 - 缺点:对角线绕行距离大,平行线换乘麻烦 - 典型城市:斯德哥尔摩、墨西哥城 - 有环网格结构 - 提高直达性,减轻中心区客流负荷 - 典型城市:北京 - 组合结构 - 多种线网组合 - 典型城市: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