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显微镜的重要性 - 17世纪荷兰人安东尼列文虎克发明第一台显微镜 - 实现人类从宏观到微观的认知转变 - 应用于微生物疾病诊断、发酵生产判断和微生物鉴别 - 显微镜的种类 - 光学显微镜 - 分类方法 - 双目显微镜 - 单目显微镜 - 电子显微镜 - 扫描电子显微镜 - 透射电子显微镜 - 探针显微镜 - 扫描隧道显微镜 - 原子力显微镜 - 普通光学显微镜构造 - 镜座 - 镜臂 - 镜筒 - 目镜 - 转换器 - 物镜 - 粗准焦螺旋 - 细准焦螺旋 - 载物台 - 压片夹 - 聚光器 - 光源 - 显微镜使用方法 - 放大倍数计算 - 目镜放大倍数乘以物镜放大倍数 - 使用步骤 - 先低倍物镜,再高倍物镜 - 打开光源,转换物镜镜头 - 调节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 使用油镜镜头观察细菌 - 清洗油镜镜头 - 观察对象 - 霉菌 - 酵母菌 - 细菌 - 显微镜维护与还原 - 载物台降至最低,取下载玻片 - 光源调至最小,关闭电源 - 擦拭目镜和物镜 - 物镜镜头调整为八字形或最小倍数 - 放入镜箱还原 - 显微镜观察技巧 - 标本染色后观察 - 调节光线强度 - 标本置于透光孔中央 - 由低倍镜到高倍镜逐步调节 - 注意视野范围缩小 - 实验总结 - 选择合适光源亮度 - 找准标本区域位置 - 调节细准焦螺旋快速找到图像 - 图像移至视野中心部位 - 低倍向高倍物镜转换 - 记录观察结果并归位显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