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现实主义风格影像
  - 定义
    - 超乎寻常的视觉效果
    - 肉眼无法直接看到的画面
  - 示例
    - 悬空人物
    - 水面漂浮人物
    - 穿越时空或物体的效果
- 拍摄与合成方法
  - 前期拍摄
    - 使用道具(如镜框)
    - 模特与背景分离设计
    - 手动对焦的重要性
    - 参数设置
      - 色温约5800K
      - 光圈约2.8
      - ISO设定为100
    - 构图方式
      - 横构图与竖构图选择
      - 根据场景调整取景
  - 后期合成
    - 图片叠加
      - 对齐两张图片
      - 确保曝光与焦距一致
    - 选区处理
      - 使用套索工具勾选区域
      - 羽化边缘以柔和过渡
    - 删除与替换
      - 去除镜框内或外的部分
      - 替换背景以实现悬浮效果
    - 细节优化
      - 调整亮度与对比度
      - 提升自然饱和度
      - 裁剪多余部分
- 实践案例
  - 第一组照片
    - 镜框内内容与实际不一致
    - 去除模特上半身
  - 第二组照片
    - 竖构图突出模特修长感
    - 融入林荫道背景
  - 第三组照片
    - 镜框内外结合设计
    - 局部身体与背景融合
- 总结与建议
  - 学生实践
    - 尝试拍摄与后期制作
    - 创作更多超现实主义作品
  - 课程目标
    - 掌握超现实主义摄影技巧
    - 理解前期与后期配合的重要性

版权所有: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畅想数字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院A座2层

咨询电话:400-6699-800

京ICP备080080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