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与功能 - 神经肌肉接头定义 - 连接神经和肌肉的结构 - 完成神经兴奋向肌肉传递的过程 - 神经肌肉接头的组成 - 前膜:运动神经末梢的膜 - 后膜:骨骼肌膜,凹陷且有皱褶 - 间隙:前膜与后膜之间的空间 - 囊泡:前膜内含神经递质乙酰胆碱 - 神经肌肉接头的实验观察 -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作 - 特殊染色方法显示轴突末梢与肌肉连接 - 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过程 - 兴奋传递的关键步骤 - 钙通道开放与钙离子内流 - 囊泡向前膜移动并释放乙酰胆碱 - 乙酰胆碱与N2型受体结合 - 化学门控通道打开,钠离子内流为主 - 终板电位产生并引发动作电位 - 传递过程的特点 - 钙离子依赖性:钙通道开放促进递质释放 - 量子式释放:囊泡内容物一次性释放 - 单向传递:从前膜到后膜 - 时间延搁:化学传递比电信号传导慢 - 易受环境影响:间隙与细胞外液相通 - 神经肌肉接头相关的实际应用 - 美容针的作用机制 - 肉毒毒素抑制乙酰胆碱释放 - 减少肌肉张力以达到去皱效果 - 效果非永久性,随时间逐渐恢复 - 有机磷中毒的机制 - 不可逆灭活胆碱酯酶 - 乙酰胆碱积聚导致中毒症状 - 临床表现包括瞳孔缩小、肌肉震颤等 - 总结与学习建议 - 核心知识点回顾 - 乙酰胆碱是主要递质 - 传递特点包括钙依赖性、量子式释放等 - N2型受体为化学门控通道 - 学习方法建议 - 将基础理论与临床现象结合 - 通过实例加深理解与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