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压学习内容
  - 血压的定义
    - 血管内的血液对管壁产生的压力
    - 包括动脉血压和静脉血压
    - 临床上主要指动脉血压
  - 测量方法
    - 直接测量法
      - 优点是准确
      - 缺点是有创、不便
    - 间接测量法
      - 使用汞柱式血压计或电子血压计
      - 袖带宽度需适配患者体型
  - 测量步骤与注意事项
    - 测量前准备
      - 患者需安静状态
      - 避免激动、劳累、紧张
    - 测量体位
      - 坐位或平卧位
    - 袖带位置
      - 距肘窝2.5厘米
      - 绑在上臂肱动脉搏动处
    - 听诊器使用
      - 放置在肱动脉搏动最强点
      - 不应塞入袖带内
    - 充气与放气
      - 充气至高于预测值20-30毫米汞柱
      - 放气速度为2-6毫米每秒
    - 记录格式
      - 收缩压/舒张压(单位:毫米汞柱)
      - 报告顺序为高压在前,低压在后
  - 血压相关概念
    - 收缩压
      - 心脏收缩时的最高血压值
    - 舒张压
      - 心脏舒张时的最低血压值
    - 脉压
      - 收缩压减去舒张压
    - 平均动脉压
      - 舒张压加三分之一脉压
  - 血压正常范围
    - 收缩压90-139毫米汞柱
    - 舒张压60-80毫米汞柱
  - 影响血压的因素
    - 运动、情绪、体位等
    - 年龄与性别差异
    - 昼夜变化规律(双峰现象)
  - 异常血压分类
    - 高血压
      - 收缩压≥140或舒张压≥90
    - 低血压
      - 收缩压<90或舒张压<60
      - 生理性与病理性区分
  - 脉压差异常
    - 正常范围30-40毫米汞柱
    - 增大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
    - 缩小见于主动脉瓣狭窄等
  - 血压差异分析
    - 双上肢血压差异
      - 正常小于10毫米汞柱
      - 大于10提示动脉硬化
    - 上肢与下肢血压差异
      - 下肢通常高于上肢20-40毫米汞柱
      - 差值异常提示动脉狭窄
  - 动态血压监测
    - 单次测量与动态监测对比
    - 应用场景
      - 排除假性高血压
      - 评估隐匿性高血压
      - 判断高血压疗效

版权所有: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畅想数字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院A座2层

咨询电话:400-6699-800

京ICP备080080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