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绪与行为反应的差异
  - 同一幅图因关注点不同导致结果差异
  - 不同个体面对相同情境反应不同
  - 同一个体前后两次反应也可能不同
- 情绪ABC理论
  - A代表客观事件
  - B代表对事件的理解解释评价
  - C代表情绪和行为反应
  - 反应由思维决定而非事件本身
- 实际案例分析
  - 室友用电脑影响休息引发气愤
    - 思维决定情绪:认为对方存心打扰则更生气
    - 改变思维:理解为工作需要则情绪缓和
  - 电话挂断引发的心理案例
    - 女生认为部长故意挂电话并厌烦自己
    - 其他可能性:不方便接电话或手机没电
    - 寻找证据:部长未回电话是否说明不想帮忙
    - 正反两方面思考证据的合理性
- 质疑不合理思维的方法
  - 主动质疑:提醒自己思维不一定绝对正确
  - 换个角度:寻找其他可能的解释
  - 寻找正局:从正反两方面审视证据
  - 效果比较:引导思维向问题解决方向发展
- 合理思维的特点
  - 全面、灵活、富有弹性
  - 建设性和适应性
  - 目标是转化单一负面解释为多面解释
- 应用与实践
  - 鼓励在生活中应用四种方法分析负面情绪
  - 拓展更多新角度重新解读情境
  - 记录感受与困难以供讨论
- 总结与展望
  - ABC理论是一种思维与生活的智慧
  - 保持思维和行为的变化与弹性
  - 祝愿人生蓬勃发展

版权所有: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畅想数字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院A座2层

咨询电话:400-6699-800

京ICP备080080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