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键类型
  - 离子键
    - 定义与特性
      - 存在于离子晶体中
      - 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
    - 形成过程
      - 钠原子失去电子成为正离子
      - 氯原子获得电子成为负离子
      - 正负离子通过静电吸引与排斥平衡形成键
    - 元素组合
      - 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
      - 如钾、钠、钙与氧、氯、硫
    - 存在物质
      - 大部分盐类
      - 金属氧化物及氢化物
  - 共价键
    - 定义与特性
      - 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对形成
      - 分为极性与非极性共价键
    - 形成过程
      - 氯化氢为例
        - 氯原子与氢原子共享电子对
        - 电子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一方
      - 轨道理论解释
        - 氢的1S轨道与氯的3P轨道电子配对
    - 极性共价键
      - 共享电子对偏移
      - 如氯化氢中电子偏向氯原子
    - 非极性共价键
      - 电子对不偏移
      - 存在于同种原子间
      - 如氢分子、氧分子、氮分子
    - 存在物质
      - 少部分盐类
      - 非金属氧化物及单质分子
  - 离子键与共价键比较
    - 成键本质
      - 离子键:静电作用
      - 共价键:共享电子对
    - 特征区别
      - 离子键无饱和性与方向性
      - 共价键有饱和性与方向性
    - 存在范围
      - 离子键:活泼金属与非金属
      - 共价键:非金属元素之间

版权所有: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畅想数字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院A座2层

咨询电话:400-6699-800

京ICP备080080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