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技术基础微课课堂 - 放大电路中的静态工作点稳定问题 - 静态工作点过高或过低的影响 - Q过低导致截止失真 - Q过高导致饱和失真 - 影响静态工作点的因素 - 电源电压波动 - 元件参数分散 - 元器件老化 - 环境温度变化 - 温度升高使IC增加 - 温度是主要影响因素 - 解决方案:积极分压式设计片质电路 - 电路结构 - NPN型三极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 输入信号Vi和输出信号Vo决定组态 - 与基本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区别 - 基极偏置电阻变为Rb1和Rb2分压形式 - 增加发射极偏置电阻Re - 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原理 - 温度升高时IC增加,IE增加,VE增加 - VB基本不变,VBE下降,IB减小,IC减小 - 反馈控制过程依赖Re - 假设条件:VB基本不变 - 设计RB1和RB2使IE远大于IBQ - 静态工作点的求解 - IBQ, ICQ, VCEQ决定静态工作点 - 计算公式 - VBQ ≈ RB2 / (RB1 + RB2) × VCC - ICQ ≈ IEQ = (VBQ - VBEQ) / RE - IBQ ≈ ICQ / β - VCEQ ≈ VCC - ICQ × (RC + RE) - 小信号等效电路分析 - 三极管小信号模型 - 补充元器件连接关系 - 模型参数RBE计算 - RBE ≈ 200Ω + (1 + β) × 26mV / IEQ - 电压增益计算 - VO = -βIB × (RC RL) - VI = IB × RBE + IB × (1 + β) × RE - AV = VO / VI = β × (RC RL) / [RBE + (1 + β) × RE] - 电压增益为负值 - 总结与思考 - 静态工作点稳定通过Re反馈控制实现 - 其他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案待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