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信息标准化与编码
  - 标准的基本概念
    - 标准的定义
      - 获得一致同意并由权威机构认可的文件
      - 制定规则和指导原则以达到最佳有序度
    - 标准化的意义
      - 现实需求
        - 身份证号避免重复
        - 学号解决排序问题
      - 消除歧义性,减少信息量,方便信息化处理
      - 唯一性和可重用性
  - 医学信息标准的特点与挑战
    - 医学信号分类
      - 生物电信号
      - 生理参数信号
      - 中医特色信号
    - 标准化难点
      - 表达形式多样
      - 信息量大但共性差
      - 量化困难
      - 自然语言标准化问题
  - 主要医学信息标准
    - ICD(国际疾病分类)
      - 分类方法
        - 多轴分类:类目、亚目、细目
        - 双重分类:星号与箭头系统
      - 应用意义
        - 支持电子病历和信息共享
        - 便于管理和统计分析
    - SNOMED(系统化医学术语)
      - 结构特点
        - 多轴体系编码
        - 体系化结构支持复杂术语表达
      - 应用场景
        - 统一不同术语表达
        - 支持计算机处理和病例共享
    - LOINC(实验室标准)
      - 观测指标命名与编码
      - 促进临床检验数据交换
    - UMLS(一体化医学语言系统)
      - 收集术语并建立联系
      - 支持多种基础标准
      - 辅助医学信息检索与合成
  - 医学信息系统交换标准
    - HL7(卫生信息传输协议)
      - 解决不同系统间数据交互问题
      - 提供标准化中介数据结构
    - DICOM(数字影像通信标准)
      - 支持影像设备间数据传输
      - 定义统一的数据结构以实现共享

版权所有: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畅想数字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院A座2层

咨询电话:400-6699-800

京ICP备080080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