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结算方式之信用证 - 课程内容概述 - 通过案例讲解信用证的定义、操作流程及特点 - 案例背景:中国外交与贸易 - 李克强总理推动中国产品和交通装备出口 - 2014年带回1400亿美元大单 - 中国交通行业成为“走出去”生力军 - 国际贸易中的支付问题 - 商品买卖伴随货币转移和支付 - 安全高效的结算方式是关键 - 案例:中美客车贸易的信任问题 - 卖方担心买方不付款 - 买方担心卖方不发货或货物不符合要求 - 信用证的引入 - 基于银行信用解决商业信用不足 - 银行为买方担保,卖方按合同交货即可收款 - 信用证的定义 - 英文名称:Letter of Credit (LC) - 进口方银行按进口商申请开立的书面保证文件 - 出口商提交规定单据后可获得货款 - 单据类型 - 装运运单 - 质检证书 - 保单 - 信用证的历史与发展 - 19世纪80年代首次用于国际贸易 - 国际商会制定《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 - 信用证的操作流程 - 四方基本当事人 - 申请人(买方) - 开证行(买方开户行) - 受益人(卖方) - 通知行(卖方开户行) - 十一步骤 - 签订贸易合同 - 申请开立信用证 - 开出信用证 - 通知受益人 - 发货并获取提单 - 提交单据请求付款 - 审核单据并付款 - 寄送单据索汇 - 付款赎单 - 提示单据要求付款 - 买方付款赎单 - 记忆简化为六个环节 - 开证 - 通知 - 审证 - 履行 - 审单 - 结算 - 信用证的特点 - 开证行承担第一性付款责任 - 不受买方破产或清偿能力影响 - 自足性文件 - 独立于买卖合同 - 各方权利义务以信用证为准 - 单据买卖 - 银行凭单付款 - 不涉及货物真实性或质量 - 信用证的优势 - 替代商业信用,提升交易安全性 - 保障出口商收款安全 - 确保进口商收到符合要求的货物 - 银行获得开证手续费收入 - 课后作业 - 掌握信用证操作流程 - 思考信用证结算方式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