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与中国化及其发展
  -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与发展
      - 富士康事件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 富士康企业的背景与发展
        - 跳楼事件反映的社会矛盾
      - 邓小平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
        - 外资企业带来的就业机会
        - 矛盾的显现与马克思主义的关联
      - 毛泽东思想的核心观点
        -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 主义如旗子的重要性
      -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
        - 科学社会主义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个阶段
        - 探索时期的关键人物
          - 李达:结合中国实际的观点
          - 陈炯祐与蔡和森:具体实践的主张
        - 毛泽东的贡献
          -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
        - 党的七大的转折点
          - 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完成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 毛泽东的重要作用
        - 后续理论成果的发展
          - 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版权所有: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畅想数字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院A座2层

咨询电话:400-6699-800

京ICP备080080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