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颐和园主题讲解
  - 颐和园的历史背景
    - 明孝宗弘旨七年(1494年)
      - 翁山西湖与玉泉山的山水联系
      - 北山南水关系不够融洽,为后期改造埋下伏笔
    - 乾隆十四年(1749年)
      - 乾隆皇帝兴建清漪园的原因
        - 西湖已是游山玩水盛区
        - 乾隆想设计完全属于自己的园林
      - 清漪园与三山五园的关系
        - 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等共同构成皇家园林体系
    - 咸丰十年(1860年)
      - 英法联军焚毁清漪园
      - 光绪十四年(1888年)西太后修复并改名为颐和园
  - 颐和园的空间布局
    - 万寿山区
      - 前山排云殿景区与后山后湖景区
      - 中轴线主要景点
        - 云辉玉宇牌楼、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佛香阁
      - 佛香阁特点
        - 外檐四层、内檐三层,高36米,控制全园景观
      - 后山景区特色
        - 后湖买卖街仿无锡惠山街园林
    - 昆明湖区
      - 广阔水面由西堤和支堤分为三个水域
      - 南湖岛、藻鉴堂、治镜阁形成“一池三山”布局
      - 西堤仿杭州西湖苏堤和白堤
    - 宫殿区
      - 主要建筑包括东宫门、仁寿殿、玉澜堂等
      - 功能为皇帝处理朝政场所
  - 颐和园的植物造景
    - 万寿山前以松柏为主,象征长寿永固
    - 种植多种落叶树突出季节变化
      - 桃、杏、枫、槐、柳等
    - 特色景点
      - 知春亭:因昆明湖解冻最早而得名
      - 乐寿堂玉兰花海:品种多样,先花后叶
  - 颐和园的特点总结
    - 规模宏大,气势雄伟
      - 以佛香阁为中心的中轴线体现皇家气派
    - 功能分区明确
      - 宫殿区办公,昆明湖区与后山区为园林
    - 建筑富丽堂皇,体现皇权威严
    - 结合江南园林与北方特色
      - 斜曲园仿无锡寄畅园
      - 昆明湖远眺西山玉泉塔似杭州西湖景观
  - 颐和园导览工具
    - 提供APP扫码功能,方便游客游览

版权所有: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畅想数字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院A座2层

咨询电话:400-6699-800

京ICP备080080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