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言语的组聚性 - 提出背景 - 俄国形式主义者提出 - 针对言语的自动化现象 - 言语自动化现象 - 过分熟悉的言语无法引起兴趣 - 示例:弹指尖形容时间流逝 - 组聚性的定义与特点 - 加工普通言语为陌生扭曲的言语 - 可能不合语法或打破语言常规 - 引起注意与兴趣,留下深刻印象 - 示例分析: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 - 红玫瑰的描写 - 墙上的一抹文字血 - 表达厌烦与耀眼的感受 - 白玫瑰的描写 - 床前明月光 - 表达温暖纯净的感受 - 衣服上的泛棉籽 - 表达琐碎黏腻的感受 - 心口上的朱砂痣 - 表达隐秘深沉的思念 - 文学言语的组织性意义 - 对文学作品的作用 - 增加阅读体验难度,延长感知时间 - 实现审美表达效果 - 审美价值的平衡 - 语言新奇度需在读者理解范围内 - 课程总结 - 核心内容回顾 - 文学言语的组织性 - 打破常规语言习惯,增强体验难度 - 关注焦点集中于文学言语 - 俄国形式主义观点 - 审美价值体现在艺术形式 - 艺术形式通过文学言语体现 - 课后习题 - 运用组聚性理论分析文学作品言语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