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获得性肺炎 - 定义与关键词 - 肺炎 - 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 - 临床症状: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 - 体征:肺部实变或肺石变体征 - 化验指标:血白细胞改变 - 影像学表现:斑片浸润影、实变影、磨玻璃影 - 社区获得性 - 社区环境下发生 - 包括院外起病及住院48小时内出现 - 潜伏期内发生的也算社区获得性 - 诊断标准 - 社区发病 - 胸部影像学特征 - 支持证据: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特点 - 鉴别诊断:肺结核、肿瘤、间质性肺炎 - 病情评估 - Curb65评分系统 - Confusion(意识障碍) - 尿素氮升高(>7 mmol/L) - 呼吸频率(≥30次/分钟) - 血压降低 - 年龄(≥65岁) - 评分结果与治疗场所 - 0或1分:门诊或居家治疗 - 2分:建议住院治疗 - ≥3分:建议收入ICU治疗 - 病原体与治疗 - 不同人群的常见病原体 - 门诊轻症患者(无基础病青壮年) - 三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 - 两体: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 - 病毒:流感病毒等呼吸道病毒 - 其他人群的加法 - 老年或有基础疾病者:加肺炎克雷伯菌等肠杆菌 - 需要住院者:加金黄色葡萄球菌 - ICU重症患者:加军团菌、腺病毒 - 特殊危险因素 -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风险 - 危险因素:皮肤黏膜屏障破坏、慢性结构性肺病、免疫功能低下 - 治疗策略 - 经验性治疗 - 轻症典型患者:根据常见病原体选择药物 - 特殊情况:留取病原学标本,调整药物 - 病原学检查与药物调整 - 根据药敏结果和治疗反应调整方案 - 诊治思路总结 - 判断CAP诊断是否成立 - 判断病情严重程度,选择治疗场所 - 推测可能病原体 - 合理安排病原学检查,启动经验性治疗并观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