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策略 - 案例引入 - 王奶奶病情变化 - 右侧下肢肿胀 - 体温升高至38.9摄氏度 - 白细胞偏高 - 确诊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定义 - 带有血管内导管或拔除48小时内 - 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 - 伴有发热、寒战或低血压 - 无其他明确感染源 - 数据与现状 - ICU内20%的院内感染为血流感染 - 87%与中心静脉导管有关 - 预防策略 - 置管前 -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 提供最大无菌屏障 - 选择合适穿刺点 - 首选锁骨下静脉 - 使用洗鼻涕消毒皮肤 - 置管中 - 选择合适填料覆盖穿刺点 - 无菌透明透气贴膜 - 高热或渗液患者使用无菌纱布 - 定期更换填料 - 纱布两天一次 - 贴膜一周一到两次 - 置管后 - 避免置管部位浸湿 - 输入高营养药液后即时更换输液管 - 严格保证输入液体无菌 - 48小时内更换紧急置管导管 - 每天评估导管留置必要性 - 必要时进行导管尖端微生物培养 - 其他注意事项 - 手卫生严格执行 - 三通接口清洁消毒 - 血液污染需立即更换三通 - 总结与回顾 - 集束化干预措施 - 手卫生 - 最大无菌屏障 - 理想置管部位选择 - 每日评估导管必要性 - 案例回顾 - 王奶奶确诊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 预防重要性 - 减少医疗支出 - 缩短住院时间 - 降低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