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司匹林的概述
  - 可治疗多种疼痛和炎症
  - 小剂量长期服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及癌症
  - 被称为“神药”
- 阿司匹林的发展史
  - 古代应用
    - 古希腊和古埃及使用柳树皮缓解疼痛和发热
    - 中国《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记载柳树皮药用价值
  - 化学发展
    - 1838年水杨酸首次提取
    - 1898年霍夫曼合成乙酰水杨酸
    - 德国拜耳药厂正式生产并命名阿司匹林
- 阿司匹林的结构与性质
  - 结构特征
    - 苯环临位有羧基和乙酰氧基
    - 命名为2-乙酰氧基苯甲酸
  - 物理性质
    - 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
    - 易溶于乙醇,微溶于水
  - 化学性质
    - 干燥空气中稳定,遇湿气缓慢水解
    - 水杨酸易氧化,颜色随pH和条件变化
- 阿司匹林的副作用与改进
  - 副作用
    - 长期使用导致胃十二指肠粘膜病变
  - 改进方法
    - 结构改造
      - 与对乙酰氨基酚拼合得到贝诺酯
      - 制成赖氨匹林增加水溶性
      - 合成阿司匹林铝减少胃刺激
- 研究与思考
  - 减少胃部刺激的其他方法
  - 阿司匹林研究的未来方向

版权所有: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畅想数字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院A座2层

咨询电话:400-6699-800

京ICP备080080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