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暖新闻:一位盲人老师的微课故事

发布时间:2016-01-28 14:15:27

     编者按: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大幕已徐徐落下,回望本次比赛,有着太多的坚持与感动萦绕着我们。今天,我们要为您展示一封参赛选手的来稿,它将对我们讲述一位盲人老师的微课故事。

  

特别感谢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的老师

 

中途失明者的又一次挑战——我的微课故事

 

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 孙宇(盲)

 

 201411月的一天,学校发布了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通知,当时我第一感觉 “应该去试一试。”这事要是发生在几年前,我的想法一定是“这活动与我无关”。因为以前的我在做任何事之前,脑子都要闪现一次“我能行吗?” 不过经过这么了多年的沉淀,我觉得我有能力参加此类比赛了。即使在我的潜意识里,我依然是那个特殊的个体……

我确实很特殊——视力一级残疾。我永远忘不了——2004429日清晨,从那一刻起我就彻底告别了光明,彻底陷入了无边的黑暗。也是从那一刻起,我再也没有看见过这个充满活力的世界,再也没有看见过日出与日落。由于眼底病情的不断加重,我的视力一步步下降,最终恶化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曾经多么明亮的一双眼睛——站在山峰可以远眺几十里,躺在床上可以看见天花板上微小的字痕。就在那一年,我刚满三十周岁,正在攻读工学博士学位。那时我的职业和婚姻刚刚稳定,面对人生如此巨大的变故,所有的一切都不知该如何面对。我的脚下是否还有路?路又在何方?我该何去何从呢?……

 在经历了一番痛苦的心理挣扎后,我和妻子(研究生同学)选择了长春大学作为人生的新起点,我虽然再也看不见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但却从更深的层次上了解了这个冷暖人间。“眼前黑洞洞,心里亮堂堂“是我那段时间感知人情世故最好的心理写照。“人间有爱,世间有情”,在家人同事等的支持下,我开始在迷茫中探索自己的生活、家庭和工作定位,不断调整适合自己的人生路程。

 经常有人对我说:上天为你关闭一扇门,就必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在黑暗中,我似乎渐渐地感知到了为我开着的窗在哪里。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中途失明者失去了朋友,失去了家庭,失去了工作,我始终在提醒自己,千万不能自生自灭啊!

 失明的最初几年,总是梦想着能够重见光明,到处投医问药,走许多曲折的路,结果还是一场空。事实上,只有对治疗眼病在不抱任何希望的时候,才能投入真正的盲人生活。所以最初几年的磨砺,我认为只是一个心理调试过程罢了。经过几年的彷徨,我终于鼓起勇气拿起了那被视为盲人标志的盲杖。我开始试着用平常的心态去面对我未来的人生。作为中途失明者要再次融入社会,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必须先做好三件事情:首先要掌握定向行走等生存技能,再者就是要熟练使用计算机盲用软件,最后要掌握摸、读、点写盲文的技能,这些对于我这个后天失明的人士,都是需要从头学习的必备基本功,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我知道,有了这些基础,我就可能把在明眼人生活中获得的很多技能迁移到盲人生活中来。

知识就是力量,我高中文理没有偏科,大学学习了机械和计算机应用两个专业,失明以后在长春大学又学习了医学和特殊教育学等的一些核心课程,这些都为我的盲人生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还需特别指出的是,盲人更要重视体育锻炼,因为他们的活动范围较小,尽量做到有氧和无氧运动相结合,比如在家中骑健身车掰哑铃。我现在既做教学工作,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科研项目,还有一个完美的三口之家与和谐的社会关系,从根本上讲,之前的努力尝试与学习都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尝试参与微课,能够制作盲人给明眼人用的微课视频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记得去台湾参访学习,我获悉台湾清华大学校长曾经是一位美国盲人教授指导的计算机专业博士研究生,还有不少盲人也在从事一些技能含量比较高的职业。这些消息更加增强了我给视力健全大学生教授高质量课程的信心。之后,恰逢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全国高校教师微课教学比赛,这时我也想借此机会展现一下盲人教师的“授课风采”,提高全社会对盲人的认知水平。我认为,盲人和明眼人的“世界”就像苹果和安卓手机那样,只是输入输出界面的不同,实现的功能都是相当的。盲人不仅仅是社会保障的对象,也可以作为人力资源服务于社会大众。这是我一直相信,也希望告诉大家的。

 由于制作微课不同于制作普通的课件,它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讲述清楚一个知识点,这就需要精心选择要讲授的内容。国内盲人制作微课的案例几乎没有,为了做好微课,我一方面从自己平时给明眼人教学的实践中吸取营养,另一方面又向国内外的盲人同行请教。其中有一位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盲人博士,他同时也是一位大学教授,从他的课件中我获得了一些启发。由于现在对盲人的信息无障碍技术还不是非常完善,制作微课的过程中有时需要明眼人的帮助。可能许多人不了解,盲人平常使用的课件,内容大多数是按照顺序讲下来的,PPT画面相对比较简单。相对的,盲人理解这种制作流程比较容易,然而,在微课中为了更形象的说明问题,主讲人需要加入部分动画加以辅助。可有时,动画效果不是顺序出现的,对于明眼人来讲,这种制作方法非常简单,但对盲人来说却存在很大的思维困扰。我虽然有三十年的明眼人生活经验,但由于经历了十多年的黑暗生活,理解这种制作流程也费了很大的周折。就因为盲人和明眼人在对微课画面认识上的差异,我和妻子经过多次讨论,甚至是争吵到面红耳赤才达到了共识。盲人与明眼人沟通的困难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作为盲人给明眼人授课用的PPT课件,其所显示出来的画面虽然与普通画面并无区别,但其内容中必须加入语音导航,同时还有一些符合盲人使用习惯的固有设计特点,以期适应盲人通过听觉来协调讲述内容并配合幻灯片画面的需求。熟练使用这类课件是一个需要长期训练的过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明眼人在授课时,眼睛对画面一览无遗,画面上有足够的信息量对授课教师进行提示,所以明眼教师在对画面的记忆上相对要少得多。然而,盲人操作微课的方式却比较独特,为了防止微课中的语音导航干扰正常的讲课流程,语音提示必须做的短小精干,这小小的语音提示看似短促,但这其中却也凝聚了丰富的信息,它不像普通画面对明眼人的提示,短小的导航语音要求盲人有较强的记忆力,以便在脑海中再现导航语音所对应的画面内容。从这一点上讲,盲人讲课要求比明眼人更加熟悉授课各个环节。盲人要把普通人用视力来承担的工作全部分配给了大脑和听觉器官,众所周知,在一个人的学习过程中,眼睛所接受的信息量占到了接受全部信息量的百分之九十。不难想象,这种微课的使用是对人体自身器官的一个极大的挑战,画面越复杂,盲人的大脑和听觉器官面临的挑战就越大。除此之外,如果课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辅导,盲人授课还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脚下和周围的环境,以便准确定位到学生的身边和防止磕磕碰碰,这不仅仅是大脑和听觉器官的参与,还涉及到了手部、足部和其他部位皮肤触觉功能的利用。整体难度可见一斑。

 最终,在经过一系列的尝试之后,我终于摸索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办法。在讲述微课的时候,配合上盲用软件进行屏幕朗读和摸读盲文教案,我就可以独立操作微课课件给明眼人授课了。虽然这个课件对明眼人来说看起来界面比较简单,不能和那些画面丰富的微课作品相比,但从构思到最终完成,花费了相当长的时间,其间浸透着我和妻子(她是一名教授,也是一名博士)的许多心血,当然这里也浸润着我的许多同学、相关老师、同事的宝贵建议。想想制作微课的苦与乐,想想盲人和明眼人的思维交流,也别有一番情趣在心中。我想,没有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没有盲人个人知识的积累和素质的提高,没有国内外融合教育的视野,没有学校的支持,没有家人朋友的帮助,这个微课是不可能做出来的。

 归根到底,看似简单的盲人给明眼人授课用的微课,依赖于信息无障碍技术的进步和盲人对自身潜能的开发以及社会环境的支持。通过微课,我想来“点亮”那些中途失明者的眼神和心灵给他们重新融入社会职场提供一点参考,给明眼人了解盲人打开一扇小小的窗户,给构建盲人和明眼人共同的融合社会贡献一点力量。

  最后我想将此文献给我早生华发的父母,是他们为中途失明的儿子操碎了心;献给我的妻子,是她一起陪我度过人生最艰难的岁月;献给我可爱的女儿,是她给我带来了生命的欢乐;献给我的岳父岳母,是他们帮助料理家务;献给我的亲朋好友和长春大学的老师和领导、以及所有关心我的人,是他们给我带来了重新融入社会的希望!

 

附:

  眼神.心灵

    孙宇

 

我拥有三十年囧囧的眼神,

积淀起了明眼人生活的历程,

我拥有十多年黑暗中探索的心灵,

深深体会到了盲人脸上那灿烂的笑容。

 

我愿意做,也可以做

盲人和明眼人沟通的使者,

盼呀盼,眼神与心灵水乳融合,

追求幸福生活是上天给我们共同的选择。

 

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澄尘老师

电 话:400-6699-800

版权所有: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畅想数字音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院A座2层

咨询电话:400-6699-800

京ICP备080080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