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审意见 |
[1楼] 决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7/31 13:30:23 |
作者-薛梅回复:谢谢评审专家的辛勤工作!作为一名普通青年高校教师,我会以此次微课教学比赛为起点,与时俱进,努力将自己的理论学识与现代教学技术与手段相结合,打造优质课堂。 |
[2楼] 决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7/28 9:43:55 |
作者-薛梅回复:感谢评审专家!通过此次微课教学比赛,我学到了许多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理念,我将不断学习并将其适当运用到高校课堂教学实践中,让我的课堂更丰满,让学生更乐学并学有所获。 |
[3楼] 决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7/24 18:16:19 |
决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形式非常新颖,对于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应有较大的吸引力。旁白朗诵的诗句与PPT上的诗句不一致,对《红楼梦》《葬花词》的介绍再加上教师的两次演唱,虽然使用了比较的方法,但比重稍大。 | 作者-薛梅回复:谢谢评审专家的鼓励与肯定、评点与指导。本微课是面向非中文专业学生打造的人文社科类公共基础必修课程,旨在提高非中文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人文素养,希望学生们能够喜欢并学有所获。由于古文版本问题造成的一字差异一定会在教学中给学生做学术上的解释与讲解。现场演唱与比较赏析的教学方法打造微课特色,实践中将会进一步斟酌比重。通过对微课教学的初次尝试,收获良多,我一定会在专家的指点下与时俱进,不断改进与努力提高,以期成为一名优秀的新时代高校教师。 |
[4楼] 决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7/23 23:57:55 |
决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引入《葬花吟》类比《代悲白头翁》,化陌生为熟悉,加以音乐渲染,很好地烘托出后者的情感基调,很好很好!如果能在点出两者不同就更好了。能如此赏析堪称上乘。 | 作者-薛梅回复:谢谢评审专家的肯定与指点!本微课力图通过“诵、书、赏、演”与比较赏析的的教学方法相结合,用90后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去带领学生领略一篇相对陌生的优秀经典文学作品的魅力。教师倾情投入表演与讲解带动学生主动接受与喜爱作品,从而读懂作品内容、思考人生哲理、端正人生态度,学有所获。对专家意见一定会认真领会思考并对微课进一步打磨提高,形成更加高质量的微课作品,提高教学水平与教学效果。 |
[5楼] 决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7/23 19:15:20 |
决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将文本展示、影视视频、学生诵读、教师演唱表演充分融入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诵读、观赏、表演等多个角度鉴赏文学经典,增强了微课吸引力。
用词准确,思路清晰,语音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
| 作者-薛梅回复:谢谢专家的肯定与鼓励。作为高校人文社科类教师,我们有责任利用微课等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手段,通过梳理文本、比较赏析、朗诵演唱、讲授视频等多种方式与特色教学,将文学作品的内容、情感、意境、哲理等全方位地传达给学生,让学生领略优秀文学作品魅力并指导人生。适合学生的课堂才会让他们学有所获,学生愿意听的课堂才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我将与时俱进,努力研究现代化教学方法,研究新时代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心理,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学识,用最优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引领学生收获更多的人文知识、人文素养与人生哲理。 |
[6楼] 复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5/16 17:39:52 |
复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该课程选题合理,教学设计独具匠心,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将教学内容和辅助材料得非常巧妙,讲解也非常清楚 明白,语言具有感染力。 | 作者-薛梅回复:谢谢您的点评与肯定!教学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过程。一间教室能给学生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流动着什么。教师的教学设计、面貌、气度、语言感染力等都决定了教室的尺度和容量。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相同面积的教室不会让人感到局促和狭隘,而是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新媒体环境下的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的确给现代教育提供了机遇和挑战,作为教师,我一定会进一步顺应时代需求,努力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技术,让它们能与我自身的学识相结合,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添彩! |
[7楼] 复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5/16 16:09:48 |
复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将作品赏析与个人表演结合在一起,挺难得。 | 作者-薛梅回复:谢谢评审专家的鼓励与肯定!本微课是配合我的教研项目《“诵、书、赏、演”的教学方法在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中的渗透与运用》的一种尝试,希望针对90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微课的优势,采用原创视频朗诵与欣赏、演唱与讲授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古典文学作品的魅力,感悟人生哲理,做好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等通识基础课的教学。我一定会继续努力的。 |
[8楼] 复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5/16 16:07:13 |
复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作为文学作品选读课程,整个课程设计合理,内容呈现丰富清晰,教师授课过程中有较好的互动,并且富有感染力,这是次非常好的微课尝试。 | 作者-薛梅回复:谢谢您的点评与鼓励!文学的魅力由作者创造,也需要由教师在课堂上真情调动,并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用心去感悟。我希望通过我的教学设计,在有限的时间内,将一篇优秀文学作品的主旨、哲理、情感、意境及其现实性启示等信息,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鉴赏和解读,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获,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这是本微课的教学目标。同时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特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才能将微课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更好地实现教学交流。我将继续在教学仪表、教学语言、教学技术、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等方方面面不懈努力,进一步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把自己磨练成一名与时代接轨的合格教师。 |
[9楼] 初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2/28 11:04:06 |
初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教师教态端庄,自然,语言清晰流畅,形象生动,教学互动好,很好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学重点突出。教学效果很好。 | 作者-薛梅回复:非常感谢评审专家的认真点评,以及对我的肯定与鼓励。此次参与微课教学比赛是我对微课的一个初次尝试,但却让我受益匪浅。既有对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多种现代化教学形式和教学趋势的了解,也有在教学理念的思考、教学内容的把握、教学互动的设计、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创新等方面的努力与探寻。同时也是对自己主持的教学研究项目《“诵、书、赏、演”的教学方法在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的渗透与运用》的一个实际推进。所以我非常感谢微课、感谢微课教学比赛。我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努力探索与实践,尽自己的努力结合90后学生的特点,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微课等教学平台和新媒体环境的优势,用最优的教师风貌、最强的教学内容和最新的教学技术、最好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去扩大教室的容量与尺度,让有限的教室具有无限伸展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