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审意见 |
[1楼] 决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7/31 19:48:46 |
概论性的课程参加竞赛,其优势一般都不明显,虽然会比较生动,但往往又会流于空泛而不够深刻,此时选题当然十分重要,也有难度。陈琳老师以中国民航史为题,在工科组中显得简单了些,这很遗憾;但他的教学内容并没有停留在“讲故事”的叙述层面,而是结合行业发展进程阐述历史规律,引发学生思考行业的特征及发展趋势,这就很好的完成了概论课程的任务——因此,我想针对这门课程的选题可能教师已经深思熟虑、反复斟酌了,这应该就达到了参与竞赛的基本目的。而教学过程中,陈老师语言流畅、思维敏捷,对历史事件和数据信手拈来,与同学们的互动自然、流畅,表现出了很好的教学能力、素养与水平。相信这件作品,对有意了解中国民航史的受众,会很有益处,也确实很有吸引力。 |
[2楼] 决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7/31 16:54:37 |
已评审 |
[3楼] 决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7/30 15:19:48 |
已评审 |
[4楼] 决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7/29 22:29:41 |
已评审 |
[5楼] 决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7/25 22:17:12 |
选题较为简单,在这样的论题下,应该完全由授课人来精心组织讲述课程,但遗憾的是,作者援引中国民航历程的他人视频过多,例如用了凤凰卫视的视频将近两分钟,应该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
[6楼] 复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5/17 0:11:48 |
陈琳老师以中国民航大学特色精品课《民航概论》的中国民航史为题,展示了这门课程的风格、水平,也体现出了陈老师的教学风格、能力和素养,很好的完成了教学设计的预期目标,教学效果很不错。
一般而言概论课虽然生动、轻松,但若内容选裁得过于简单,则在知识体系的难度、深度和系统性上有缺陷,可能不利于竞赛的成绩。然而,陈老师的教学设计系统、完整、规范、详细,有思考、有方法、有内容、有特色,同时可能为微课竞赛用心做了裁剪、设计;微课中信息量大,素材的选裁、编辑丰富,凭借个人对课程的理解,教学条理清晰、观点明确,将行业动态与发展趋势娓娓道来,实现专业性与趣味性的平衡。这样,就能在看似平淡的课程中,潜移默化的传授专业知识,也能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感和爱国情怀,确实达到了概论课的教学目标。
课堂上陈老师的仪态自然、大方,语言流畅、准确,板书的结构合理,不仅对知识点记忆很清晰,行业发展的人物、时间、数据信手拈来,和学生很好的互动,自然营造了非常轻松、积极的课堂氛围,同时展示了自身很好的教学素养。在保证了教学效果的情况下,自然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用心、用力投入教学,这对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培育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会有益处。
同时,有以下探讨和建议,供陈琳老师参考:
1. 民航史的发展,显然不仅是民航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更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史紧密联系,陈老师如果能透过史实资料,阐释历史发展的规律、剖析关键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何如此划分历史发展阶段,帮助学生思考各阶段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与科学的政策,这对学生知识的记忆不仅有好处,还能将学生又机械记忆提升至理性思考,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能力和水平。
2. 短短的微课视频,可以看出陈老师热爱自己的专业、行业, 热爱教育、教学,热爱自己的学生。如果将这门特色精品课后续专业性更强的章节制作成微课,将自己对课程、学科与行业的思考和理解,融入教学和人才培养之中,我想会吸引不少观众的。
3. 这节课的语速稍快了一些(可能是微课视频所需),在后续章节宜放缓。这样,就能将情感自然融入课程中,消去背诵的痕迹,自然挥洒,让学生从容接受知识点。
4. PPT可以再精致一些。如字体、字号、段落间距,格式疏朗有致,内容清雅脱俗,这样规范、美观、优雅的PPT,会为课程增色。
5. 高校教师的教学要以学术研究或实践经验为基础,陈老师宜再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将会为自己的从教生涯展开新的天地。
|
[7楼] 复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5/16 19:58:02 |
讲解清晰,语调合适,板书与PPT结合,与学生有交互,重点可以更突出一些。 |
[8楼] 初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4/22 14:46:52 |
讲课老练,沉稳,有激情,多媒体运用效果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