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审意见 |
[1楼] 决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7/31 22:19:30 |
决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通过社会热点问题(MH370事件),引出所讲内容,能够很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电磁场与电磁波这门课,很多学生反映较难,主要原因是内容太抽象,老师这里利用手电筒和小镜子做实物演示,讲解了飞机隐身的原理,形象生动。但是微课作品毕竟是面向屏幕外学习者(主要对象为课程适用对象)的教学,不是课堂的实录+后期编辑,该微课总体节奏偏慢。 | 作者-范懿回复:非常感谢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以后将加快讲课节奏,内容更加紧凑,并改进微课的内容设计和制作方法。 |
[2楼] 决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7/31 10:47:02 |
决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利用MH370的作为导入,非常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后的呼应、延伸、以及思考的设计也很好。整个课堂设计思路清晰,讲解也很熟练流畅,板书课件有机结合。课上得很好,但作为微课作品,制作可以再精致一些。电磁场本身比较抽象,学生理解有一定困难,老师讲解放缓有助于学生思维跟上,但作为微课,视频观看和实际课堂体验还是有一定差别的,节奏可以稍微快一些。 | 作者-范懿回复:非常感谢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以后将加快讲课节奏,内容更加紧凑,并改进微课的内容设计和制作方法。 |
[3楼] 决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7/29 13:06:10 |
决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通过马航MH370事件,引出雷达发现MH370的原理,进而讲解平面波对理想导体的垂直入射。利用手电筒和小镜子做实物演示,讲解了飞机隐身的原理,形象生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板书与PPT有机结合,讲解深入浅出,教学特色鲜明。 | 作者-范懿回复:非常感谢专家的讲评,本人将继续努力。 |
[4楼] 决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7/28 16:07:46 |
决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条理、清楚、完整,使用黑板很好,但没有更加有效的使用,授课节奏太慢,没有有效利用微课优势,因为,这部分内容很适合用漂亮的动画演示出来,并且,动画演示胜于语言描述。另外,衣装不太合适。
| 作者-范懿回复:非常感谢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以后将加快讲课节奏,内容更加紧凑,并增加动画演示,改进着装。 |
[5楼] 决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7/27 8:52:26 |
决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还行。教师用了MH370的例子,用了手电筒照镜子的例子,很生动。但是微课不是课堂的实录+后期编辑。微课的目标观看人群是非本课堂中的其他学习者。当前的这种授课模式(部分写黑板)节奏太慢,无法吸引微课学习者的注意力。另外,我想观众会感兴趣的是:为什么民航雷达没法发现,而军方雷达能发现。老师没说,而且我认为这和本讲的主题“平面波对理想导体的垂直入射”,没关系。如果我的理解是正确的,则没必要强调民航雷达消失,军方雷达依然能找到。如果我理解错误,则老师需要讲清楚:“为什么民航雷达没法发现,而军方雷达能发现?” | 作者-范懿回复:非常感谢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以后将加快讲课节奏,内容更加紧凑,并改进微课的内容设计和制作方法。有一点解释:民航飞机要开启机载设备,地面的民航雷达才能探测,MH370在关闭设备后,民航雷达就“力不从心”了。再次感谢您问题和指点。 |
[6楼] 复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5/17 20:36:45 |
复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善于将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有机结合;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手段运用熟练;授课熟练、声音洪亮、条理清晰,但是在某些概念的叙述方面有所不足,比如电场沿某方向传输与振荡未能说清,但是瑕不掩瑜。案例选用恰当,演示实验思路新颖。 | 作者-范懿回复:非常感谢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继续努力,改进微课的内容设计和制作方法。 |
[7楼] 复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5/16 11:29:42 |
复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讲课生动,配合实物演示,善于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可以看出备课充分。 | 作者-范懿回复:非常感谢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将进一步努力,加强微课质量。 |
[8楼] 复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5/16 7:29:4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