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审意见 |
[1楼] 决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7/31 23:47:11 |
已评审。 |
[2楼] 决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7/29 13:25:38 |
已评审。 |
[3楼] 决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7/28 23:47:00 |
作品本身制作精良,画质和声音都很清楚。内容的设计总体还比较清楚,从具体实例推广到一般情况,学生会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时有几点建议:(1)这节课的定位要清楚,我的理解是假设频谱的概念已经讲过,这节可主要是做特性分析,否则频谱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这样讲显然还不够透彻,学生一下很难接受。而如果频谱的概念在前面已经讲过,那么作品开头的引子又会显得太长。(2)问题的引入在首届微课竞赛有老师用过,这里再用没有问题,但是这个引入与本节课的重点——三个特性(离散性、时频宽度、收敛性)中的任何一个联系都不紧密,因此老师需要找一个更加切合的例子。 |
[4楼] 决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7/27 23:43:29 |
清楚、条理、肢体语言合适,问题引入好、首尾呼应
几点建议意见:
1)开头、和中部有两处语言和动画没有匹配上
2)讲课可以像说书一样卖关子、引人入胜,可以在分析T变大的时候就卖个关子,这样在最后小结时就会更加点亮非周期信号的分析方法 |
[5楼] 决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7/26 1:31:43 |
整体很好。内容完整,徐徐道来,能让人听进去。爱因斯坦和梦露的合成照片是亮点。问题;(1)一开始没必要说“我是……,来自……”;(2)不少变量斜体(T,pi,tao)和常量正体(j)问题;(3)眼神有点飘,老看摄像头下面的提词器或者显示屏;(4)12:35左右的n是什么没有说明。 |
[6楼] 复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6/12 9:55:50 |
教学视频固定镜头自始至终中景显示,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对知识点的讲解清晰,有条理,作为讲授型课程的讲解效果较好。但教学形式较为单一。 |
[7楼] 复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4/6 14:54:12 |
问题引入有吸引力;概念演进清晰;重点突出;教学安排科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启发性强,教学效果优秀。 |
[8楼] 复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4/6 11:21:32 |
选题材料完整,符合技术规范。教学方案设计科学,教学内容严谨充实。讲授思路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教学形式新颖、深入浅出、明了易懂。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效果好。 |
[9楼] 复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4/4 21:11:07 |
1.教学方案设计重点突出,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思路清晰,对学习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2.教学内容严谨充实,调理清楚,逻辑性强,教学语言规范,清晰。,富有感染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教学形式新颖,方式方法恰当,主线清晰,重点突出,能够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启迪学习思维。
4. 视频制作较好,图像稳定,音像同步,效果好,富有感染力,但PPT的字有些小。
|
[10楼] 初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3/18 1:28:56 |
初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问题引入很好,讲课清晰,首尾呼应 | 作者-朱娟娟回复:谢谢专家! |
[11楼] 初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3/17 23:50:06 |
初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作品规范完整,制作精良,动画表现力强。引入的问题有待考量,刚刚讲解一维连续信号频谱,问题却涉及图像,图像的高频/低频分量是什么?为什么细节是高频分量?等等,也许思考的学生会有更多问题,这些目前不应该关注。谱是坐标/单位/矢量/基函数/单音,可以找到很到例子。 | 作者-朱娟娟回复:谢谢专家意见。我在讲课的时候需要注意引入问题的合理设计。 |
[12楼] 初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3/17 18:59:05 |
初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讲解主线清晰、重点突出,概念正确,逻辑性强,动画和语音讲解配合得当。
但其中一句字幕“低频反应信号的主要信息”应写为“低频反映信号的主要信息”。 | 作者-朱娟娟回复:哦哦。老师好犀利! |
[13楼] 初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3/17 15:46:07 |
初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问题导入,PPT制作精致,思路清晰,有小结,比较完整。 | 作者-朱娟娟回复:谢谢老师。 |
[14楼] 初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3/17 8:39:44 |
初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微课资料齐全,目标明确,问题引入有特色,问题与结论呼应。PPT的背景和文字图片的颜色设计有待进一步改进。 | 作者-朱娟娟回复:谢谢专家意见。一定注意背景和文字等的配色。 |
[15楼] 初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3/16 16:00:42 |
初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微课资料齐全,选题恰当,教学目标明确,深入浅出,重点突出。问题引入好!ppt的背景和文字图片的对比度稍差,有师生互动会更好。 | 作者-朱娟娟回复:谢谢专家意见。下次改进颜色对比度 |
[16楼] 初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3/16 13:49:53 |
评语见前次。 |
[17楼] 初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3/16 10:20:38 |
初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该课件制作的好!以有趣的爱因斯坦与梦虂图像信息合成引出问题,一下就激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又动画展示了周期方波信号的谐波合成过程,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很自然地接受信号频谱的概念,很有深度地详细讨论了周期信号的特点,分析了信号的时频宽度特性,最后又回到图像信息合成的问题上来,给出了完美的画龙点睛的回答。短短15分钟不到的讲授生动活泼!当属优秀的微课伴!!
建议:修改课件ppt背景色与文字、图形色差小的问题。 | 作者-朱娟娟回复:谢谢老师意见。课件制作的时候电脑上看着不错,可是录像再压缩后颜色对比度不好,今后注意改进。 |
[18楼] 初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3/15 20:04:35 |
初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语音清楚。文字或数字基本清晰。该视频件的构图法采用的是人像在右方和用手指示讲解点,这占用了屏幕的有效空间。能用有趣的实际问题引入频谱概念,是个好办法。大约在节目的11分30秒处,定义了频带宽度,严格说节目所定义的是“第一零点带宽”;节目中始终没有说到频率的单位“弧度/秒或赫芝”,此为不妥。 | 作者-朱娟娟回复:谢谢专家的意见 上课时会强调频率的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