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审意见 |
[1楼] 决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7/31 23:40:33 |
决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可以看出备课充分。但是老师讲课语速太慢,肢体语言比较夸张。微课作品毕竟是面向屏幕外学习者(主要对象为课程适用对象)的教学,不是上课的实录。 | 作者-杨辉回复:非常感谢您的鼓励和建议。关于您对语速问题的建议,我会结合课程的特点,从课堂教学和微课教学的不同点出发,在保证学习者学习效果的前提下认真调整;关于您对肢体语言问题的建议,我会认真思考,精心设计,将部分肢体语言希望达到的效果在PPT上展现出来,使肢体语言和微课内容配合自然,默契。再次感谢您的评论。 |
[2楼] 决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7/30 13:48:25 |
决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清楚、条理、完整。老师仪表好,有激情,课堂设计好
问题:
1)老师的语速太慢,课程节奏太慢,肢体语言脱离PPT,相反,那个上来的学生很棒,比老师表达的好。
2)老师的英文发音需要提高
3)简单内容用了太多时间 | 作者-杨辉回复:非常感谢您的鼓励和建议。针对您提到得三个问题,我是这样考虑的。
(1)第一,通信原理课程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是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碰到的第一门从系统角度进行学习的专业核心基础课,难教难学,通过和多年教授该课的老教师深入探讨,认为该课不像电子信息类专业其他课,多教几遍就熟了,通信原理没有多年的教学经历和结合生活反复深入体会,是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的。我的教学体验也是这样的,学生的学习过程也说明该课的这一特点。因此,在讲述过程中,语速不宜过快,要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讲解,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当然,为了让学生听明白,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推进,语速可能比平时慢一些,我会在后续制作微课的过程中,反复试听,改进,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第二,关于肢体语言脱离PPT的问题,我的理解是肢体语言应该和讲述内容,老师的表达紧密相关,有些内容是PPT上无法全部展示的。如果能通过精心设计,将PPT,老师讲解和肢体语言协调统一起来,就更好了。您的这个建议非常好,我会在后续微课的制作过程中反复体会,认真思考肢体语言和PPT结合的问题。
(2)关于英文发音,我想您指的是mimo的发音,准备微课前,我就该问题向从事MIMO研究的老师咨询过,给出的发音是“maimo”,我在发音的过程,有些不标准,这个问题,我会反复试听,并加以纠正。
(3)关于这次微课教学,本意是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认识提高信道容量的方法,关于提高信道容量的简单方法,增加带宽和发射功率其实很直观,之所以,还在这两点上花时间让学生回答,是为了通过学生回答结合频谱拍卖结果等加深学生印象,让学生思考合理的解决方法。这一部分内容也可以直接让学生一起回答了,再针对回答的问题逐点分析,是会节省一部分时间。
非常感谢您提出的宝贵建议,对我下一步改进微课教学质量启发很大。最后,感谢您对参加互动环节上来学生的评价,这是我讲授通信原理带过的最优秀的学生之一。我为我的学生点赞。再次感谢您。 |
[3楼] 决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7/29 13:19:08 |
决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教师讲述比较清楚,但是手势太多,有些与所讲的内容没有直接的联系,显得多余。 | 作者-杨辉回复:非常感谢您的鼓励和建议。关于您所提到的手势问题,我会继续反复观看,不断反思,将部分手势所需要体现出来的效果用PPT中的图片、文字、动画或道具来代替。使手势与讲解内容贴切,自然。谢谢您。 |
[4楼] 决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7/29 0:02:12 |
决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条理很清楚,与学生互动也很好。建议内容设计再充实一些,深度再加强一些。 | 作者-杨辉回复:非常感谢您的鼓励和建议。通过与学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高学习效果一直是我思考和追求的目标。希望您在这方面能多提些意见和建议。您在内容设计上提出的建议很好。提高连续信道容量一直是业界追求的目标,有许多应用的案例。如果在内容设计方面再引入一些经典的实例、测试和预研结果加以验证,同时给出业界具体的最新动向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就能在充实内容的同时加强深度,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我会根据您的建议,认真思考,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加以改进,谢谢您。 |
[5楼] 决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7/26 0:41:53 |
决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1)生师互动很好,说明杨老师把握课堂的能力很强。但是这个视频是一个微课,原则上,是给第三方学习者看的。我不认为这样的生师互动是让第三方学习者掌握这些内容的有效手段。
(2)片头,老师说“我是……”,没必要。
(3)教师有激情,但是肢体动作略显夸张,总向右上方挥手有点单调。 | 作者-杨辉回复:非常感谢您的鼓励和建议。您对师生互动的建议很好,虽然我本意是引导学生逐步发现提高连续信道容量的最前沿技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这种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是可行的,但在微课教学中,由于时间限制和学习者的不同,可能会对学习者有效掌握教学内容产生影响。我会根据您的意见,针对第三方学习者认真思考和探索简单高效的生师互动方法,引导第三方学习者更好掌握教学内容;片头的自我简介中“我是……”这一部分,的确没有必要,需要去掉;对于肢体动作,我会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认真体会,将肢体动作和讲解内容及学生的反映等相结合,使肢体动作恰当,自然,丰富。再次感谢您的点评。 |
[6楼] 复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6/12 9:52:16 |
复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教学所选问题难度不大,采用教师现场实录教学视频。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好,视觉生动,视频录制整体效果很好,教学中教师口语化的词语不够好,讲课结束时学生的拍手就不必要。 | 作者-杨辉回复:谢谢专家的建议,我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使用更加贴切的大众化口语,继续深入探索,加强与学生的互动环节,充分体现并认真实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营造更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谢谢您。 |
[7楼] 复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4/7 14:00:00 |
教学安排科学,选题恰当,教学设计合理,教学内容充实,组织和安排较好:
教态自然,富有感染力
有互动,注意启发学生.教学效果较好。
精心设计互动问题可以有更加好的启发性。
但还可利用黑板。
|
[8楼] 复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4/6 16:08:09 |
内容循序渐进,启发式教学,效果好 |
[9楼] 复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4/6 10:13:35 |
重点突出,能理论联系实际,趣味性和启发性强,内容能反映技术的发展,授课生动形象,具有亲和力,声音清晰宏亮,仪态大方自然,教学互动性好。教学效果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