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审意见 |
[1楼] 决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7/28 13:11:10 |
该微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设计合理,视频图像清晰,教学语言规范。教师的教学思路比较严谨,能较好的控制教学节奏,分析问题逻辑性强,清晰透彻,教学仪态自然大方,是一个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的好教师,也展示了教师深厚的教学基本能力。建议微课制作时尽量考虑拍摄构图,更好优化教师画面和PPT的切换;微课尽量出现字幕,一是更方便的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授课内容,而是能让教师更好的凝练自己的语言。在提升微课制作技术的前提下,该老师的微课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
[2楼] 决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7/28 12:15:23 |
参赛选手所提交材料完整,微课制作符合技术规范。选题符合微课要求,教学方案设计合理,从“是什么”到“为什么”再到“怎么看”,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较充实,教学组织与编排较合理。教学策略选择得当,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合理。教师教学语言规范,教学肢体语言丰富,有感染力。参赛作品播放和分享次数较多。不足之处:教学课件背景过于灰暗,对比性不强。 |
[3楼] 决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7/28 11:56:01 |
已评审。 |
[4楼] 决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7/27 9:33:17 |
教学设计完整,教学目的明确,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流畅有趣,教学效果突出。教师教学素养较高,教态自然大方,感染力强。 |
[5楼] 决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7/25 8:12:00 |
该微课教学目标思路明确,教学设计合理,教学节奏适中,教学过程顺畅,内容讲解清晰,教学仪态大方,亲和力、感染力、启发性较强,展示出教师良好的课堂驾驭能力和教学水平。建议在课件制作、媒体呈现、画面处理等方面做进一步优化;另外,字幕缺失亦为瑕疵之处。 |
[6楼] 复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5/7 19:37:53 |
复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教学内容选择合理,教学安排合理,教学设计很好。教师语言表达很好,很流畅、教态自然。课件制作合理,内容丰富,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与学生互动较好,思考题符合要求。 | 作者-孔朝霞回复:尊敬的专家老师您好!刚刚看到您客观而中肯的评价,深感歉意,回复稍迟,敬请见谅。
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我深知自己在各方面的素质还欠缺很多,可待提高和完善的地方更多。最近几天在论证一份关于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课题,随着论证的不断深入,随着对以往全国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方式方法的综述和述评,越来越清楚地明白一个道理,上好思政课确实是一门学问。它对教学者的理论素养、表达风格、教态风貌等基本素质提出高标准的要求;对教学者的理想信念、人格魅力、道德品行、创新意识更是一种严格的考验。
教学者对理论课堂的驾驭能力、对学生德行的耳濡目染、对教学内容的科学取舍、对教学方式的合理选择、对教学设计的精心细致、对主客体互动的良好掌控、对教学课件的创新活化、对社会现实的有力印证、对主流意识形态的高度统一、对学生理论素养和思想境界的有效提升等所有方面的合力规划、演绎与发挥,才能够成就一堂精彩的有价值思想政治理论课。
微课虽然是一种新事物,但对微课的尝试与实践已经布满全国,特别是应对新媒体时代MOOCs和翻转课堂的推广与应用,更对微课的教学实践是一种推动。上好一堂课不容易,上好整门课就更难。通过研究我发现,在线课程有其利弊,它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和瞬时教学,但也同样面临着“即时、深度、有效的远程互动困境”尚难以突破,对教学者和学习者双方的理论素养和媒体素质要求都很高。微课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如何让微课这种事物真正发挥它应有的功能和价值,需要我们不断地去直面问题,不回避矛盾,在现有的教学改革实践基础上去探索微课的教学规律、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系列问题。
我会在自己的《概论》课堂上,继续深入思考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的问题,在“问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专题式教学”等教学方法的融合探索中,研究适合学生特点和思政课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不断建构在学生群体中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站稳网络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微社区等“微文化”手段,真正实现与学生互动和交流,成为学生的心灵导师和价值引领者。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做出自己的努力。
真心感谢专家老师的关注与评价,学生倍受鼓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