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审意见 |
[1楼] 决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7/31 0:51:45 |
决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课程设计精彩,从微课中可以看出杨老师的教学公里。微可对各种媒体的应用可圈可点。值得学习! | 作者-杨晓莉回复:受到专家的鼓励我倍感荣幸,同时也深受鼓舞,非常感谢!我会继续努力,以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当代大学生为目标,刻苦专研,认真开展教学改革。再次感谢! |
[2楼] 决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7/29 8:49:21 |
决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问题的导入较好,和同学有互动。除了讲解外,还有演示实验加深学生对各种性能的理解和记忆。板书上每次只留下当前讲的标题,如能留下各个主要标题相当于一个讲课提纲,便于小结,效果会更好。 | 作者-杨晓莉回复:感谢专家的鼓励,初次接触微课,边学边做,后续还会开展网络化教学改革,教学将继续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做个好老师,努力带出职业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全方位提高的大学生,再次感谢! |
[3楼] 决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7/28 10:25:24 |
|
[4楼] 决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7/26 14:20:49 |
决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教师讲授清楚,循循善诱,与学生互动好,课堂气氛活跃。 | 作者-杨晓莉回复:受到专家的鼓励我倍感荣幸,这是《高分子材料》研究性课程的一小部分知识点,我将继续课程改革,努力完善,带出更多、更优秀的学生,非常感谢! |
[5楼] 决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7/21 17:55:04 |
决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杨老师从一个调侃引入主题,从聚碳酸酯分子链结构出发,从理论推导上其可能具有的性能,然后再通过实验加以认证,教学设计构思巧妙,思路清晰,逻辑合理,课件美观大方,视频制作质量高,讲课生动形象,师生互动紧密,教学效果好。个别地方PPT中的文字较小,字与背景之间的色彩搭配还可以更合理些。 | 作者-杨晓莉回复:真心感谢评审专家的肯定和指导!谢谢您!
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给我们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这么好的交流学习平台,通过此平台又有缘得到评审专家的指点,真是难得的机会。您在对我的评价中特别写到“教学设计构思巧妙”一句话,我感到莫大的鼓励。本课程设计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问题式引入、师生互动、动画设计、实验认证等方式引导学生揭秘聚碳酸酯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同时也非常感谢您对微课制作细节的指导,我会在后续的教学工作中更加努力,把教学工作做的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