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审意见 |
[1楼] 初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6/11/10 17:17:27 |
该微课作品很有深度,讲了马克思,它突出了重点,突出了难点,在视频制作,保证了画面的合理。教学设计很突出,教学内容很清晰,学习目标很准确,教学反思也很准确。 |
[2楼] 决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7/31 11:32:16 |
决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为什么“青年马克思”是一个虚假的概念:<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导读》:一个真正给人以启迪,展现最新学术研究成果的微课。20多年前我也曾认真研读过《手稿》、并发表过有关《手稿》的研究论文,但这门微课使用的材料,推导出的学术结论,却给了我对《手稿》的全新认识。这门微课的教学设计相当精彩:从学术界有争议的“青年马克思”论题切入,运用新材料和研究的新成果一一作答,基本上把这门课的一个难点非常有学术深度地给讲透了。 | 作者-周嘉昕回复:非常感谢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也非常荣幸能和老师一样,关注并从事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研究。您的褒奖学生实不敢当,希望能够得到您进一步的指点和帮助! |
[3楼] 决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7/27 17:34:33 |
决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作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争议为题进行了细致的讲解,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对于马克思思想历程以及文本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教师较深的学术功底。但讲解偏重于文本的形式而忽略了从文本的内容上去分析比较“青年马克思”和“老年马克思”,即结论性的内容较多和分析式的论述较少,因此有些结论略显武断。 | 作者-周嘉昕回复:感谢您对该微课提出的鼓励和进一步要求! |
[4楼] 决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7/23 21:07:47 |
决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主要从文献历史上导读手稿,内容熟练,讲述清晰,有激情。速度快了一些。 | 作者-周嘉昕回复:感谢评审专家的指点!如您指出的,该微课作品取自马哲史教学中的一个片段,主要通过文本问题来引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语速问题在今后的日常教学中一定注意。 |
[5楼] 决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7/23 13:41:41 |
决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这节导读课特色极为鲜明:不是泛泛地介绍其内容,而是从“青年马克思”这个学术争议切入,并以此为中心,层层展开。整节课既讲清了一个问题,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了充分的论证。语言严谨准确又不失生动,表达流畅自然,反问和提问使用得很恰当,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只是语速稍快,节奏过急。 | 作者-周嘉昕回复:谢谢您的肯定和鼓励!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注意语速和节奏问题。 |
[6楼] 决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7/22 20:42:54 |
决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语言流畅,富有感染力,注重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
内容丰富,逻辑性强,深入浅出地解析问题。
师生对话的设计增强了微课视频的互动效果。
建议适当调整语速。 | 作者-周嘉昕回复:谢谢专家的指点!因为想尽量转达更多的信息,所以语速快了些,今后在上课中一定注意改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