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审意见 |
[1楼] 决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7/30 20:53:14 |
决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所提交材料完整,微课作品的制作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
用自制的折纸模型引课,有情境,有趣,又简洁。论题集中,专讲有一定难度的双曲抛物面;又由于所讲的理论和方法是“从方程如何画出曲面,如何研究曲面的性质”,对于其他曲面的研究也适用,有一定的普遍性、重要性,所以选题得当,并且小中见大。
教学设计合理,思路清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始终抓住学生的思维。
教师面带笑容,教态自然,口齿清楚,脉络分明,详略适当,重点突出,讲解到位,语言准确、严谨、规范、简洁,能够引人入胜。
师生互动多,课堂气氛活跃,体现了教师的亲和力;有的问题讨论得比较深入,有启发性、总结性,如“建筑师为什么要把屋顶设计成双曲抛物面的形状”。
课堂信息量大,注重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注重调动学生,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注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和应用性的统一。
多种教学手段相配合,效果很好。技术手段运用得当,不但使得不易想象的图形变得直观,而且使得图形的画面美观、生动,特别是动画与内容结合得紧密,便于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相辅相成。
在讲解双曲抛物面的“直纹性”时,自制教具对于突破难点效果很好。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展示了建筑物、生活用品、水利工程中的许多双曲抛物面,又有画龙点睛的讲解,不但让学生看到双曲抛物面广泛的应用,而且能够体会到这些应用与双曲抛物面的性质密切相关。
课堂最后给出的四个探究性问题有相当大的广度和深度,又有层次,但只要求学生选做一个或者两个,是适当的;没有做的问题也会对学生有启发。
录像片画面清晰、稳定,构图和谐,语言和文字清楚,进展的速度也合适。
这是一个很好的微课,可以推广使用。
可以改进的地方有:3分钟前后,多次说到“方程成了这个形式”,“这个”是代词,场外学生一开始会看不明白,此时在画面上如果有一个红色的圈把变化后的该方程套上,会使观众看得更明白;自制直纹面教具如果涂上适当的颜色,与背景形成反差,会更好;12分钟附近说的“拼接七个”,应改为“拼接七个正三角形”。
| 作者-高雪芬回复:感谢评审专家详细又中肯的建议!逐字读来,令我眼眶湿润,心生感动,深深感动于您对教师的厚爱,对教学的热爱!您从选题、设计、讲授等多方面为我指出了努力的明确方向,也更让我感受到教无止境,值得我一生去追求,去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我觉得人的一生不长,能专注地做好一件事就够了,更要专注地做好自己热爱而又有意义的事。感谢您给我的详尽的建议。的确,在我微课的录制中有一些偏口语化的内容,因为现场讲授和录制微课不同,现场讲授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眼神、一个手势让学生明白所指代的内容,而微课录制却是让屏幕外的观众看到,在屏幕的另一端接受的信息量远小于在现场的课堂,所以应该表达地更加清晰,我会在以后的录制课程中更加注意!此外,您说的模型颜色也的确是一个问题,都是我需要改进的地方!再次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如此详尽点评!也欢迎您如果再发现什么问题,不吝赐教! |
[2楼] 决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7/29 22:17:02 |
|
[3楼] 决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7/28 22:39:05 |
决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选题得当,内容充实,教学设计完整、周密,教学组织与实施得当。教师语言规范、严谨、完整,口齿清楚,精炼、准确,逻辑性强,教态自然,能展现良好的教学风貌和教师的个人魅力,微课堂节奏把握较好。用动画的方式替换纸质模型演示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 作者-高雪芬回复:谢谢评审专家详细的点评和中肯的建议!我也曾想过用动画代替引入时的纸质模型。不过,根据我以往的授课经验,从参与性来说,现场实物演示比动画更能使学生尽快投入,尤其是在课堂引入阶段,所以,我还是选择了纸质模型这种教师可以自如地根据学生反馈控制演示节奏,学生参与度更好的这种模式。谢谢专家的建议,我会在以后的课堂中多用这几种方式的融合,找到能够令学生产生共鸣的更好方式! |
[4楼] 决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7/28 22:32:19 |
决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讲解清楚,教具制作好,举例好, 课堂轻松, 内容丰富, 教师思路开阔. 值得提倡. | 作者-高雪芬回复: 谢谢评审专家,我会继续努力!争取做出更多更好的微课! | 作者-高雪芬回复: 谢谢评审专家,我会继续努力!争取做出更多更好的微课! | 作者-高雪芬回复: 谢谢评审专家,我会继续努力!争取做出更多更好的微课! | 作者-高雪芬回复: 谢谢评审专家,我会继续努力!争取做出更多更好的微课! | 作者-高雪芬回复: 抱歉,开始由于网络问题,没有发送成功,但是没想到发送了这么多次:) | 作者-高雪芬回复:抱歉,开始由于网络问题,没有发送成功,但是没想到发送了这么多次:) |
[5楼] 决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7/28 16:31:53 |
决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师生互动自然,动画制作精美、教具展示直观,教学效果好.语速略快. | 作者-高雪芬回复:谢谢专家,我一定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正!教学境界值得不断地追求,完善! |
[6楼] 复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1/4 23:23:51 |
复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微课视频:制作精美——清晰稳定;构图科学、画面和谐。
教学安排:科学——选题能够做到“小而精”;教学过程思路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 PPT设计、制作精良,加之实验视频的运用,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程内容。
教学效果:优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理念体现明显;注重启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课堂信息量丰富;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热情和激情;使用传统的自制手工教具与先进的数学软件制作的动画,体现了传统与科技的结合,十分难得;高雪芬老师教学语言规范,富有激情,有亲和力(能够直接叫出学生的名字),展现良好的教学风貌和个人魅力。
建议:引导学生课堂学习记笔记的习惯。
| 作者-高雪芬回复:感谢专家详细的点评与意见,您的评价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教无止境,潜心教学,哪怕一个小小的发现也会令人欣喜,这种内在的快乐是我不断改进自我的动力。再次感谢您的宝贵意见,惟有继续努力! |
[7楼] 复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1/4 19:25:16 |
复赛评审专家的原贴: 引入恰当,设计合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师生互动自然,动画、教具、实物照片辅助教学效果好。 | 作者-高雪芬回复:谢谢评审专家的鼓励!经过半年的学习我对微课的理解加深了,我会加强研究,提升自己在网络时代的微课制作能力,并将其应用到实际教学! |
[8楼] 复赛评审专家 - 评审于:2015/1/4 15:50:45 |
作者-高雪芬回复:谢谢评审专家的鼓励!经过半年再重新看我自己的视频,发现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我会继续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