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微课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第三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的第四个问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在基本尊重教材内容基础上,以丰富的事例做支撑,对教材内容予以深化和发展,引入古今中外相关理论精华,对内容予以深化和发展。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改造自然的,然而人对自然的过度改造,破坏了自然的平衡,人也会遭受自然的报复。本课通过大量的事例说明科学对待人生环境,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贯穿十八大报告精神,鼓励大学生,为创建美丽中国、生态中国而努力。本微课设计围绕三个问题展开,第一,人是自然的主宰吗?引入十八大报告精神,提出人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促使大学生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通过介绍中国古代经典《周易》、《论语》、《道德经》等经典著作中尊重自然的论述,了解中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相比之下,西方提出尊重自然的观点兴起于近现代,随着对自然过度的开放,自然开始对人类报复,人类逐渐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和佩切伊的《增长的极限》都曾是世界环保运动中的代表著作。合理规划与改造自然、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需要对与自然的关系有一正确认识,需要克服贪欲,崇尚节约的生活方式,太平洋垃圾岛以特有的方式警告了世人。营造与自然的和谐,要求人类发展与自然保护相结合,投入人力、物力,改造荒漠,重塑自然环境。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