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is a modal window.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拥刘反曹”是《三国演义》的基本思想,清代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评点本因为强调蜀汉正统,更加强化了这一倾向,而毛本《三国演义》是清以后最流行的本子,使得“拥刘反曹”思想在民间影响巨大。 “拥刘反曹”在小说中表现得非常明显。首先是小说尊刘备的蜀汉为正统,而曹魏则是僭越;其次,小说把刘备塑造成宽厚仁德的正面人物,而曹操则是奸诈残忍的反面人物。还有蜀汉集团的很多人物都是正面的形象,如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等,作者的主观评价也多赞扬刘备的蜀汉而贬斥曹魏,作者对蜀汉和曹魏结局的态度也不同。 “拥刘反曹”思想形成的原因有诸多方面,首先是自西晋至南宋,史学界一直有尊蜀汉或尊曹魏为正统的争论,这一点影响到了作者。其次,三国故事在流传的过程中,在民间逐渐形成了“拥刘反曹”的思想,作者接受了历史传统。第三,南宋以后,民族矛盾加深,百姓用汉朝寄寓汉族,间接反映了民族意识,毛本《三国演义》特别强调蜀汉正统就是民族意识的间接反映。
姓名:
学校:
院系:
验证码: 8751
提交评论
版权所有: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畅想数字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院A座2层
咨询电话:400-6699-800
京ICP备080080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