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细胞的有丝分裂是高等真核生物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本次教学通过生命的起始(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形成新生命个体)过程,引出细胞分裂,进而引出教学主要内容----有丝分裂。 首先从总体上让学生了解有丝分裂的简要历程,根据有丝分裂在动态变化过程中所呈现的不同形态学事件而引入有丝分裂的分期。目前对于有丝分裂的分期可分为六个时期,即前期、前中期、中期、后期、末期和胞质分裂。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本次授课把前期和前中期的变化统一到前期讲解,把末期和胞质分裂统一到末期进行讲解,因而将有丝分裂分为四个时期,即前、中、后、末期,并重点讲解了前期细胞内所发生的典型形态学变化,同时注意结合临床及科研,引入细胞生物学教学的权威出版物和权威杂志的科研新进展,以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启发创新思维。 之后,归纳出有丝分裂的三个主要特征,也是显微镜下判断细胞处于分裂期的重要依据。 随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细胞会开始分离?亦即思考形态学变化背后的分子基础,引入另一个重点内容:有丝分裂促进因子(MPF)活化,磷酸化相关蛋白质,使细胞发生相应的有丝分裂形态学变化。MPF的活化和失活,导致蛋白质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推动有丝分裂的开始和结束。在介绍MPF时,引入了下次课的授课重点(也是“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一章的难点):不同cyclin和Cdk的组合推动细胞周期的按序进行。 最后,为了巩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记忆和理解,总结了教学要点,并通过精心设计的练习题,将有丝分裂的分子、亚细胞和细胞水平的变化有机地联系到一起,从而完成教学。 另外,授课教师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典型、清晰、美观的照片、显微录像和动画,丰富了授课内容,便于学生熟悉微观世界下的细胞生命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