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未知射线之谜——《无机闪烁体核辐射探测器原理》

  • 2017年江苏省高校微课比赛
  • 活动组别:理工
  • 所属省份:江苏省
  • 所属学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学校类别:本科
  • 所属课程:电离辐射探测学
  • 课程性质:专业课(选修)
  • 第一作者:徐强
  • 作者职称:副教授
  • 作者学历:博士
  • 团队成员:无
  • 评比结果:二等奖

  本课程主要针对大学本科三、四年级核科学与工程专业或辐射防护专业学生,该学生需要具备核物理和半导体材料等相关的基础知识,同时也须掌握辐射探测学中的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部分的内容。   因为本课程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的设计思路以启发-引导-阐述-联想-总结为依据,循序渐进的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避免简单的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导致的枯燥无聊,和大而广泛空洞的科普知识的传输。体现出知识的应用价值,同时启发更多学生自主的学习思考能力,让更多学生对于闪烁体探测器产生兴趣。   本课程的特色是紧跟国际研究最热点话题,将科研与基础理论知识相结合。通过概括总结分析互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主动获取相关的知识。   本课程的目标学生通过对于该课程的学习能够理解常见两种类型的闪烁体核辐射探测器工作原理,掌握闪烁体探测器的最为重要的两个性能指标,并且能够了解闪烁体探测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于闪烁体核辐射探测器的兴趣。   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主要是通过与学生讨论最近热门“悟空”卫星发现的TeV电子宇宙线能谱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获得思考如何去测量高能射线的方法。进而引入非直接探测的核辐射探测器——闪烁体探测器,通过对于目前常见的闪烁体材料的归纳过度到闪烁体探测器的工作原理以及一些重要的性能指标参数。最后归纳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培养学生的思考总结能力。   教学方法与总结则主要采取讲授法和讨论法为主,通过与学生对于目前相关的科研热点讨论切入到本节课的知识点,而对于基础的理论知识则采用课堂讲授为主让学生能够全面的了解核心的基本知识点,最后以课堂讨论总结为主,进一步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一步升华,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结合起来。   

[展开全部]

辅助扩展资料

  教学设计应反映教师教学思想、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特色,包括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总结等方面内容,并在开头注明讲课内容所属学科、专业、课程及适用对象等信息。
文件类型 文件名称 上传日期
pptx 教学课件.pptx 2018-01-03

教学设计

  根据教学设计,与微课视频合理搭配,包括但不限于PPT课件、多媒体素材(音视频、动画、图片、文本、表单等)、微练习及答案、微反馈等。微练习及答案为必备材料。
文件类型 文件名称 上传日期
pdf 教案设计-12.28.pdf 2017-12-28
docx 教案设计-12.28.docx 2017-12-28

评价交流 [共有 0 条评论] 请礼貌用语,实名交流。

 姓名:

 学校:

 院系:

验证码: 7867

版权所有: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畅想数字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院A座2层

咨询电话:400-6699-800

京ICP备080080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