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olute Advantage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
本次微课从提出“国与国之间为什么会产生贸易”的问题开始,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自发的查阅相关资料,思考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通过简单的国与国之间的小案例,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的实践内容,使学生能很好的掌握这一部分的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主要观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双语教学法,鼓励同学们尽量使用英语来回答问题和讨论交流,提高国际贸易专业同学的英语听说能力;并以案例为切入点实施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 微课通过精心制作的Prezi动画演示,结合PPT、视频等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生动阐述亚当.斯密的绝对贸易理论即各国都应该生产并出口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减少生产并进口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而李嘉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即使有些国家在所有商品的生产上都具有劣势,只要各国存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各国之间仍能进行贸易往来。各国应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比较劣势的商品。即从比较成本来解释贸易的产生。整个理论教学过程全程穿插实际案例,生动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后总结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两大基石:绝对贸易理论与比较贸易理论。
[展开全部]
辅助扩展资料
教学设计应反映教师教学思想、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特色,包括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总结等方面内容,并在开头注明讲课内容所属学科、专业、课程及适用对象等信息。
文件类型 | 文件名称 | 上传日期 |
---|---|---|
pptx | ![]() |
2017-12-27 |
教学设计
根据教学设计,与微课视频合理搭配,包括但不限于PPT课件、多媒体素材(音视频、动画、图片、文本、表单等)、微练习及答案、微反馈等。微练习及答案为必备材料。
文件类型 | 文件名称 | 上传日期 |
---|---|---|
doc | ![]() |
2017-12-29 |
![]() |
2017-1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