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uitional Chinese vs. Logical English 英汉对比之逻辑与感知

  • 2017年江苏省高校微课比赛
  • 活动组别:文史
  • 所属省份:江苏省
  • 所属学校:东南大学
  • 学校类别:本科
  • 所属课程:大学英语课程
  • 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必修)
  • 第一作者:李晨
  • 作者职称:讲师
  • 作者学历:博士
  • 团队成员:无
  • 评比结果:一等奖

该微课重点讲授三类主要的英汉思维差异及其在语言和文化层面的反映,具体包括思维的整体性与分析性,思维的具象性和抽象性以及思维的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 (1)汉民族注重思维的整体性,而英语思维注重个体。从而导致英文中的每个短语都被看作独立的个体,将其组合成为句子时需要依赖逻辑连接词进行衔接,形成了英文的“建筑型”风格,大量使用显性逻辑衔接,形成偏长的从属结构。然而,汉文化持和谐统一的世界观。汉语表达主要依赖隐性衔接,多用偏短的结构发展“竹节型”的句子结构。 (2)汉民族主张通过直觉感知外部世界,隐喻思维丰富,语言中包含大量动词短语和意象描述。相反,英语文化强调建立在逻辑基础上的抽象思维,从而多用抽象名词。相应地,英语静态特征明显,汉语则具有动态特点。 (3)中国文化主张主客体的和谐统一,英语文化则将主客体分离,提出二者的对立。表现在语言使用中,汉语多用指称人的词作为句子主语,英语则多用抽象意义的无生命名词作为句子主语,或用形式主语代替。 该微课通过案例分析证明英汉两种文化存在基本观念上的差异,并进一步探索这种差异在语言表达中的具体反映。从词汇、句法和篇章三个层面对比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特点,揭示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有助于提高英语技能和综合人文素养。

[展开全部]

辅助扩展资料

  教学设计应反映教师教学思想、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特色,包括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总结等方面内容,并在开头注明讲课内容所属学科、专业、课程及适用对象等信息。
文件类型 文件名称 上传日期
pptx 大学英语课程.pptx 2018-01-03

教学设计

  根据教学设计,与微课视频合理搭配,包括但不限于PPT课件、多媒体素材(音视频、动画、图片、文本、表单等)、微练习及答案、微反馈等。微练习及答案为必备材料。
文件类型 文件名称 上传日期
doc 大学英语课程.doc 2018-01-03

评价交流 [共有 0 条评论] 请礼貌用语,实名交流。

 姓名:

 学校:

 院系:

验证码: 7241

版权所有: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畅想数字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院A座2层

咨询电话:400-6699-800

京ICP备080080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