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讲课内容所属学科 :中医内科学 专业 :中医学 课程 : 第二章 肺系疾病 第三节 哮病 适用对象:医科大学中医学或针推专业本科3至4年级学生 教学背景:鉴于新疆居我国西北边陲,临塔克拉干沙漠边缘,受沙漠气候影响,全年气温偏于干燥, 风沙大,受地域气候影响,冬春之交风气接令,春夏之交及夏季昼热夜凉,夏秋之交气候显著落差,秋冬之交及冬季寒冷且燥;居民饮食嗜肉食及辛辣炙烤;加之供暖时间半年之久,环境污染严重,均导致哮病患病率较高,因地域气候及饮食习惯等方面的内在联系,为新疆地区主要民族肺系疾病中最多见的主要病证之一。因此,有必要要求中医学院学生掌握《中医内科学》第二章肺系疾病的第三节哮病内容,首先教授哮病章节的第一部分概论部分。 教学目标:1.掌握哮病的概念及其证候特征。 2.熟悉哮病的历史沿革。 3.了解哮病的西医学范畴。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课堂讲授与多媒体结合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板书与多媒体结合 教学内容流程: 1.先是引论部分,从一代歌后邓丽君不幸因哮喘急性发作死亡谈起,引出所讲述的内容为中医内科学肺系疾病中的哮病,作为临床医学生,认识哮病病证之重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继而交代教学目的与要求是掌握哮病的概念及其证候特征、熟悉哮病的历史沿革、了解哮病的西医学范畴。 3.接着开门见山介绍哮病病证概述的第一部分---哮病的定义,并交待哮病定义所包涵的三个层面,如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等要素,引出学生需理解的难点--- 发作期的病理关键是痰阻气道,肺失宣降,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其定义。 4.介绍哮病病证概述的第二部分---历史沿革,即古代医家对哮病的病名认识、病因病机的认识及其治疗原则与治法方药的特点,并简要交待哮与喘的区别与联系;穿插讲述部分中医经典著作如<<内经>>、<<金匮要略>>中相关条文,突出哮病的中医源远流长,以强调中医传统特色。 5. 交代哮病病证概述的第三部分---哮病的西医学范畴,即介绍参照本病证辨证的相关疾病,启发学生的临床辨病及辨证相结合的临床思维。 6. 讲述哮病病证概述的第四部分---哮病的临床证候特征,从发作前的先兆症状、发作时典型症状、发作时间及其病情轻重描述四点阐述,使教学过程主线清晰、重点、难点突出,尽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具备逻辑性强,明了易懂。 7. 进行教授内容小结,再次强调哮病的概述部分的重点内容。 8. 进行当堂课堂小测验,有助于巩固学生对本部分内容的学习,从而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以及教与学活动有机结合。 9. 最后布置2-3道思考题,锻炼并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