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本微课“四渡赤水及其启示”视频全长16分28秒,共有PPT六张。第一张PPT是片头,从第二张开始为正文,第二张为引言,视频从引言开始,提出一个问题,鉴于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使用堡垒推进的战术,红军当时在李德指挥下,运用阵地战而失败,那红军有什么办法能打败国民党军的围剿呢? 学生回答后,引出毛泽东在第五次反围剿时的建议:即红军突进到就近的其他根据地,寻求运动中歼敌。有学者根据苏区资源耗竭,敌情严峻等角度认为第五次反围剿是必败的,本视频就是希望通过四渡赤水的讲解来论证毛泽东的建议是可行的。 第三张PPT是敌我双方在第五次反围剿、四渡赤水时的兵力对比。 第四张PPT是四渡赤水,巧渡金沙的地图。视频在讲解兵力对比之后,继续指着地图讲解整个四渡赤水,巧渡金沙的过程,指出红军在完全无后方的情况下,是如何运筹帷幄,用兵如神,二打遵义,重创敌军,并最终打破敌人重兵围追堵截的。毛泽东当时的建议若得以实行,其情况类似四渡赤水,故而证明毛泽东的建议是可行的。 第五张PPT是对手对红军四渡赤水的评价。 第六张PPT是四渡赤水,巧渡金沙带给人们的启示。视频讲解分析了三条启示:1、反对教条主义,走自己的路,独立自主才能掌握自己命运,挽救革命。遵义会议是党独自解决自身问题的成功典范,标志着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重新回归。四渡赤水是党脱离了“太上皇”李德的瞎指挥和教条主义的领导,独自探索长征胜利之路的开始。 2、四渡赤水是红军在无后方条件下,于遵义给敌重创,并打破敌重兵围剿追击的胜利。从而说明第五次反围剿时毛泽东的建议是可行的。反围剿失败党的左倾错误应负主要责任。 3、四渡赤水从一个方面说明,红军屡屡置之死地而后生(其实整个长征红军都如此)是否存在必然性。有人说长征后不久抗日战争爆发,使蒋介石无法剿灭共产党,所以日本人救了中共。客观上抗日促成国共合作,有利于整个民族。但蒋介石在长征路上,集中所有力量,上天给了那么多机会,却一次也未抓住,只能说他输给了自己。成败得失根本取决于自己,不可怨天尤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总之,国民党的失败,共产党领导人民大众取得的胜利是历史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