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不少同学认为,谈判就是争辩、争论,就是讨价还价,就是为己方争得最多的利益。甚至认为,谈判是耍嘴皮子,谁的嘴巴厉害,谁就会谈判。 这种对谈判的认识是错误的,是不利于谈判的顺利进行的,也是难以取得“为己方争得最多利益”的效果的。 本作品,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谈判”的小故事,告诉同学们一个大道理——谈判的精髓是“通过沟通,了解谈判各方的需求;通过协调,取得双赢或多赢”。 故事梗概:一位家庭主妇正在忙家务,邻居的两个孩子来玩了。她们争玩具、分橙子。两个孩子采用“一个人切橙子,另一个人选橙子”的办法,各自分得一半橙子。事后,一个孩子快乐的吃掉果肉,丢掉了果皮;而另一个孩子则扔掉果肉,把橙子皮磨碎了烤蛋糕吃。全面思考两个孩子分橙子的过程,不难发现:她们都没有取得最大的利益。 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利用手拍对话贯穿整个过程。利用设问、疑问等方法,提示观众跟着思考,“我们会怎么分橙子”、“怎么分橙子最好”?故事的最后,给大家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还有另一种更好的分橙子的方法。 作品采用了一些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1)借鉴了学生喜欢的漫画,说明讨价还价; (2)利用现在流行的《爸爸去哪儿》的音乐作为局部“背景音乐”; (3)利用夸张的“我丢”、“我也丢”、“我再丢”、“我还丢”显示孩子的喜好; (4)采用学生喜爱的“手拍动画”形式,以吸引观众的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