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本课介绍抗心绞痛药“硝酸甘油”及其作用机制。 首先,引用《庄子 天运》上面著名的典故“东施效颦”,让学生形象地了解“什么是心绞痛?”随后话锋一转,指出鼎鼎大名的诺贝尔先生正死于心绞痛。诺贝尔由于研制硝酸甘油安全炸药而闻名于世,而当时的医生为诺贝尔开出的正是“硝酸甘油”这味良方。可是,诺贝尔先生至死也不吃这种药。因为他跟硝酸甘油打了一辈子交道,他闻着硝酸甘油的蒸气就会头疼。 硝酸甘油为什么能治疗心绞痛,它又为什么会有头疼的副作用?矛盾突现,故事在此达到高潮。硝酸甘油的作用机理直到一百多年后,才由穆拉德等三位美国科学家阐明清楚,并由此获得了1998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这个作用机理就是:当NO供体到达心肌内皮细胞时,会分解释放出一种扩张血管的物质——“一氧化氮NO”,又叫“血管内皮舒张因子”。硝酸甘油这一类硝基扩管药会产生一氧化氮,从而舒张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而达到缓解和治疗心绞痛的目的。同时硝酸甘油也能够突然扩张大脑中的血管,导致头疼的副作用,但是适应一段时间就会好的。这也就是诺贝尔与心绞痛之间的百年恩怨。这正是“梦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此药已在烟火阑珊处。” 本课以典故、故事、案例进行兴趣激发,按剧情发展层层悬疑设问,以“心绞痛”与“诺贝尔”这两位主人公构建矛盾,引出主角“硝酸甘油”,将故事推向高潮,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主动、轻松地掌握药物化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