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题分析:
本内容选自《药理学》课程,第十一章镇静催眠药,第一节苯二氮䓬类药物。通过明确该类药物的分类、代表药物、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解救药,为未来的合理用药打下理论基础。
其中,药物作用机制是本节课的难点内容。学生虽已学习过解剖学、生理学等前导课程,但很难做到举一反三。而作用机制又有抽象、枯燥的特点,故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但如不能了解药物作用机制,学生又难以掌握药物的作用规律。只能一药一记忆,使药理学学习进入了“散、难、多”的“死胡同”。在未来的工作中更难以理解药物联用等相关内容,为未来的学习工作埋下阻碍。故作用机制虽不是高职高专学生学习重点,却是应该理解的内容。故制作微课,希望通过具象化方式表现苯二氮䓬类药物的作用机制,解决本章难点内容,也为讲解其他类型镇静催眠药物的作用机制打下基础。
2、内容简介
微课以学生喜爱的动画内容为主,从易联系生活且课堂已讲授的失眠类型展开,打消学生对学习机制的紧张感和戒心。进一步联系药物,明确了镇静催眠药的定义、分类、各类药物的代表药。适时提出疑问,自然过渡到人的生理功能:脑内的γ-氨基丁酸,即GABA的分布,GABA受体的分类。再进一步讲解GABA与其受体结合后产生的效应:Cl-通道打开→Cl-内流→产生中枢抑制作用。并说明其与焦虑、恐惧、惊厥等有关。
在此基础上讲解GABAA受体的结构,进一步明确了GABA的结合位点及苯二氮䓬类药物的结合位点,阐明了苯二氮䓬类药物与GABAA受体结合后的效应:Cl-通道开放频率增加→Cl-内流增多→中枢抑制作用增强。
在明确其中枢抑制作用及产生原因后,回顾其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抗癫痫、中枢肌松的药理作用。明确了药理作用产生的原因,帮学生做到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最后,简单说明其不良反应,点出注意事项,并加以小结。结束本次微课。
3、设计思路
本微课做到了由浅入深,化难为易,再由深入浅的安排。明确苯二氮䓬类药物作用机制与药理作用的关系,为讲解苯二氮䓬类药物急性中毒解救药及其他镇静催眠药的作用机制打下基础。
4、思政渗透
微课通过被戏称为“蒙汗药”的短效药物三唑仑引出思政内容:爱岗敬业,合理用药。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