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一、微课主要内容微课以行走的思政课为授课形式,以纪念馆里的资料素材为鲜活生动的教材,将微课内容设计为密切联系的两大部分:第一篇章:走近抗联英烈,领悟精神伟力。阐述东北抗联精神的核心内涵包括坚定的信仰信念、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伟大的牺牲精神三个部分。第二篇章:赓续红色血脉,传承抗联精神。立足新时代大学生的实际,以吉林省红色标识“三地三摇篮”的红色标识为主线,以新时代新征程为新起点,深刻领悟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传承抗联精神,赋能东北振兴,就要做到牢记谆谆教诲,做抗联精神的传承人;传承红色基因,做抗联精神的宣讲人;赓续红色血脉,做抗联精神的践行人。二、微课应用情况本作品内容所属微课程为,“四史”教育专题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系列专题(学习筑梦)等思政课。所属的思政课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资源丰富,课程建设成熟,应用实践持续,教学效果良好。本作品的相关内容以微课程或网络课程等形式,已在实际教学中多次应用,丰富了课程内容,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用效果良好。课程网址为超星尔雅学习通平台1.“四史”教育专题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系列专题(东北抗联梦)三、主讲人介绍微课主讲人,陈洪丽,高校思政课专职教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教学督导。主讲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系列专题》(学习筑梦)《思想政治理论课系列专题》(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思想政治理论课系列专题》(黄大年、郑德荣先进事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四史”教育专题课》教学奖励:1.荣获2021年度教学优秀2.荣获2019年度教学优秀3.荣获2021年抗“疫”期间在线教学典型案例二等奖4.2022年参加吉林省精彩课件教案比赛,获得二等奖5.2022年指导学生参加第六届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获得三等奖6.2023年指导学生参加第六届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获得三等奖7.2023年指导学生参加第二届通化师范学院师范生教学创新大赛获得二等奖教研项目:1.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思政课教学设计研究与应用——以“乡村振兴战略”专题为例2.《学习筑梦》应用型课程建设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应用型课程建设4. 新时代青少年党史教育形式的创新学术论文:1.《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培育大学生文化自觉的路径研究》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3.《新时代青少年党史教育形式的创新》4.《基于 OBE 教育理念的思政课教学设计研究与应用——以“乡村振兴战略”专题为例》5.《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教育机制的构建》6.《教育强国战略下应用型高校思政课服务地方教育振兴的研究》四、资料来源1.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3.2020年7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工作结束时的重要讲话。4.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的讲话。5.通化历史文化纪念馆(通化师范学院)。6.东北抗联纪念馆(靖宇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