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楼] 三峡大学 - 陈雨 - 评论于:2015/4/15 20:57:56 - 所在IP:110.201.144.67
|
陈雨的原贴: 教学方式新颖能与学生很好的互动交流心得,高山流水遇知音也是我很喜欢的一句话。就像在面前现场教学一样能学到很多东西。 | 作者-刘洋洋回复:我的作品能够给你带来收获,很荣幸!谢谢 |
[62楼] 三峡大学 - 张顺鹏 - 评论于:2015/4/15 20:55:49 - 所在IP:27.21.8.199
|
张顺鹏的原贴: 我觉得刘洋洋老师的课讲得非常的具体,并且很有层次感。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这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也有利于老师更了解学生,从而在教学上作出调整,使得教学更能深入人心,提高学生们的古筝技术。 |
匿名回复: 谢谢您的支持,通过师生交流,挖掘学生的自主创新演奏能力,是我教学努力的方向之一 |
[63楼] 三峡大学 - 殷萍 - 评论于:2015/4/15 18:57:09 - 所在IP:110.201.151.53
|
殷萍的原贴: 做为一名学习古筝的学生,虽然我也弹过《高山流水》这首曲子,但是看过刘老师的视频后我感觉自己根本就没有掌握这首乐曲的精髓。一:刘老师首先讲到了这首乐曲的背景,情感,意境。这些方面都是平时弹琴都不会注意的,但是看过刘老师的讲课我明白了,只有了解了乐曲的情感和意境后才能更加准确的演奏出乐曲表现的内容。二:以前弹奏流水时只注意了音量的大小,刘老师讲课让我知道原来流水的表现形式是变化多端的,若果从气息、弦数、音量、音色不同方面做处理就会使流水形态变得很丰富。在以后弹奏的过程中我会注意到以上几点,让乐曲变得更加丰富、生动。 |
匿名回复: 谢谢你的支持!古筝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各个筝派更是百花齐放、独具魅力,要想掌握其精髓,不仅要对各筝派的艺术特点详细了解,更要对其演奏特点等等进行深入学习,一起进步吧! |
[64楼] 三峡大学 - 吴嘉玥 - 评论于:2015/4/15 16:14:07 - 所在IP:223.104.20.137
|
吴嘉玥的原贴: 刘老师的本次微课主要根据流水的特点,分别从流速,水量等方面结合古筝演奏技巧进行有条理的讲解,思维缜密,条理清晰,让学生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了应该如何弹奏流水段。四名学生也根据自己对流水段的理解,结合流水的特点进行了阐述以及尝试了弹奏自己心目中的流水段,当学生不能很好的完成这一段的演奏时,老师也很有耐心的进行细致地讲解,使得学生受益匪浅。很喜欢这个老师,棒! |
匿名回复: 非常感谢您对我的喜爱,很荣幸!让我们共同进步!加油 |
[65楼] 三峡大学 - 匡仁琨 - 评论于:2015/4/15 14:08:04 - 所在IP:27.21.4.152
|
匡仁琨的原贴: 老师的讲解生动细腻,学生们都听的很认真,语言组织丰富多彩。巧妙的结合了生活中种种真实状态,使得听者更容易产生联想。课堂气氛活跃,老师善于聆听学生们内心深处的想法,并将其鼓励和修改,提高教学质量。 赞! |
匿名回复: 谢谢您的支持,古筝划弦的音响效果善于表现流水,通过对"划弦"演奏技法这一知识点的深度剖析,使学生感受到古筝艺术的无穷魅力! |
[66楼] 宜昌知音艺校 - 李玉玲 - 评论于:2015/4/13 15:09:37 - 所在IP:122.189.210.214
|
李玉玲的原贴: 听了刘老师的教学,对这首曲子的讲解,颠覆了我从前学琴的方法,对高山流水这首曲子有了新的见解。刘老师惟妙惟肖的讲解,顿时让我进入了一个3D画面,仿若身临其境,感觉到了水流由静到动,由小到大,由浅至深,由缓到急,有明到暗等各种形态的变化,引用到演奏当中,使我再演奏时得到升华! |
匿名回复: 谢谢您的支持,将流水的"变化"通过对划弦演奏技法的多方位控制,呈现给听众立体的动态画面感,是演奏者演奏流水追求的目标之一,共勉之… |
[67楼] - 周丽华 - 评论于:2015/4/10 11:08:06 - 所在IP:223.104.20.176
|
周丽华的原贴: 刘老师的讲解细致,思路清晰。通过水从清泉变成小溪,汇入江河,注入大海这一系列水的流动,引导学生感受到音乐的基本情绪。同时运用古筝划弦的技法不同来表现流水的不同形态,用气息的变化来表现水的流速;用弦数的多少来表现水的流量;用音色的明暗来表现水的深度;用音的强弱来表现水的气势。我认为这些讲的非常好,结合古筝的弹奏方法,以及对音乐的的分析探究,让学生能更好的体验音乐的情绪,感受音乐形象。通过这段的讲解,让我们对这段经典的音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让学生能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更好的去演奏! | 作者-刘洋洋回复: 1 | 作者-刘洋洋回复:谢谢您的支持!我认为《高山流水》流水段之所以经典,主要表现在"变化"二字上,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梳理出制约这些"变化"的诸多因素,并启发学生如何运用"划弦"来表达这些"变化",是本节课要解决问题的关键,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帮助学生在正确把握浙江筝曲音乐风格的前提下,演奏出自己心目中的流水!
|
[68楼] 三峡大学 - 李飞 - 评论于:2015/4/9 15:52:00 - 所在IP:117.136.81.34
|
李飞的原贴: 课题新颖,不拘于刻板生硬的的古筝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用教学语言,教学形态营造了浓厚的艺术氛围,师生互动融洽,效果明显。 |
刘洋洋回复: 谢谢您的肯定!在进行教学构思时,力图启发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找出决定流水动态美的因素,通过对古筝“划弦”技法的表现要素的深度分析,协助同学们找到运用“划弦”演奏技法来自如表现流水的途径和方法,挖掘同学个性演奏的潜能。 |
[69楼] - - 评论于:2015/4/6 8:37:41 - 所在IP:111.30.132.212
|
|
[70楼] 华兴高中部 - 杨海泉 - 评论于:2015/4/2 14:49:16 - 所在IP:106.4.66.197
|
杨海泉的原贴: 听了这节课老师讲解详细,学生领悟透彻,我认为是一节非常好的课,能从古筝的声音当中能感受到高山流水的意境,一个字棒 |
刘洋洋回复: 一千个人演奏便有一千个流水,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心境与环境下演奏同一段谱例的流水段,所表现的意境也是有所差异的,我想这才是高山流水意境的高妙之处吧!让我们共同感受,共同学习!谢谢支持! |
[71楼] 实验小学 - 吴勇 - 评论于:2015/4/2 13:44:02 - 所在IP:111.30.132.146
|
作者-刘洋洋回复:谢谢,您的鼓励是我前进最大的动力. |
[72楼] 湖南工业大字 - 赵军营 - 评论于:2015/4/1 18:15:21 - 所在IP:222.241.228.255
|
赵军营的原贴: 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很优秀的一位老师。 | 作者-刘洋洋回复:教学方法的精进和完善一直是我不断追求的目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
[73楼] 华兴学校 - 程虹 - 评论于:2015/4/1 15:30:17 - 所在IP:182.99.88.101
|
程虹的原贴: 我作为一个音乐爱好者,看了这节微课,很受启发。节奏到位。而且从这节课中感悟出了音准把握的技巧。点赞。 | 作者-刘洋洋回复:在制作本微课视频时,力图追求"浅显易懂,深入浅出",使古筝专业与业余爱好学生,看完该作品,都能有所收获,我深知,要想达到这种理想的教学效果,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修为,努力中,共勉… |
[74楼] 萧邦琴行 - 肖杰 - 评论于:2015/4/1 12:31:27 - 所在IP:122.189.210.228
|
|
[75楼] 三峡大学 - 詹丽 - 评论于:2015/3/26 21:01:22 - 所在IP:27.21.166.81
|
詹丽的原贴: 刘老师的这件作品,从选题、设计,到拍摄、制作,都十分精巧、雅致。刘老师为此所付出的心力,可想而知。作为同行,由衷地为您点赞!参加拍摄的四位同学,专业扎实、气质高雅。作为三峡大学的一员,由衷地为我校培养的学生感到骄傲! | 作者-刘洋洋回复:谢谢支持!通过诗意的语言使学生在一种轻松雅致的课堂气氛下感受到《高山流水》典型、清秀、意蕴深远的音乐风格… |
[76楼] 三峡大学 - 郑雯慧 - 评论于:2015/3/25 18:49:55 - 所在IP:111.182.182.158
|
|
|